“丝路新艺旅”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创新国际会议暨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开幕

  • A-
  • A+
2025/11/10 21:20     来源:高校之窗网     供稿:湖北美术学院

11月7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共同指导,中俄创意设计联盟和湖北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丝路新艺旅”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创新国际会议暨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以“艺术赋能文旅 教育交流互鉴”为宗旨,汇聚国内外近60所高校、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艺术教育、艺术与科技融合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艺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为新时代美育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会议共设置一个主论坛、两场圆桌会议和两大分论坛,中俄高校及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四项;会议发布“推动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丝路新艺旅倡议”,成立中俄创意设计联盟武汉研究中心,建立“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及“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虚拟教研室”,构建了“平台支撑—中心统筹—集群落地—教研室赋能”协同体系,共同开启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新篇章。

一、开幕式:凝聚共识,打造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新平台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念平,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曹叠峰,俄罗斯联邦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德米特里·扎沃,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理事长、黑河学院校长杨敬民和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瓦西里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主持。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鲍清芬致辞

鲍清芬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她表示,湖北美术学院依托Cumulus国际设计联盟、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等平台,与俄罗斯、匈牙利等国艺术院校携手并肩,共同构建起“丝路艺术教育合作网络”。她期待以此次会议为窗口,展示湖北艺术教育的开放成果,彰显中国文化的包容胸襟,与国内外高校、机构一道,在学术交流中凝聚智慧,在文化互鉴中增进友谊,在合作共赢中探索艺术教育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黄念平代表湖北省教育厅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意义重大。湖北把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科研与人文交流为抓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开放教育高地,教育对外开放进入系统推进的新阶段。他期待此次会议成为湖北与各国教育交流合作的纽带,为进一步推动各方教育和文旅发展水平注入新动力。

曹叠峰代表黑龙江省教育厅在致辞时表示,本次大会是中俄教育领域合作的又一重要创新,希望中俄创意设计联盟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加强中俄教育文化等多领域协同创新,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交流合作新平台,推动中俄教育合作迈向新高度,为深化中俄人文交流、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和世代友好作出更大贡献。

俄罗斯联邦驻武汉总领事德米特里·扎沃林致辞

德米特里ꞏ扎沃林在致辞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发挥着特别作用,在其框架下,文化和艺术既是合作的驱动力,也是创意互动的有效路径。他希望中俄高校之间有更多联合项目,能够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

王晓琳代表中俄创意设计联盟成员代表致辞。她说,⼀年来,联盟已成为连接中俄两国创意⼒量的重要桥梁,为两国在设计教育、创意产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注⼊了新的活⼒。她期待联盟能进一步深化合作,携⼿开拓艺术赋能⽂旅的新路径,成为推动⽂明互鉴的重要阵地。

杨敬民在致辞时表示,创意设计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他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共进,充分发挥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的平台作用,加强中俄及中亚国家艺术教育合作,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

瓦西里代表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致辞。他表示,此次会议是2025中俄文化年的收官之作,也是在两国元首双方商定于2026年举办中俄教育年的提前预热。他期待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双方在教育领域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周峰主持开幕式

二、签约揭牌:开启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新篇章

在中俄高校签约仪式环节,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程智力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副校长娜塔莉娅·罗伊巴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安娜·基斯利齐娜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启中俄高校交流与合作新篇章。

中俄创意设计联盟理事长、黑河学院校长杨敬民和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副校长伊戈尔·戈尔巴秋克院士共同为“中俄创意设计专业集群”虚拟教研室揭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李和清和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主席瓦西里院士共同为“中俄创意设计联盟(武汉)研究中心”揭牌。后期,各方将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艺术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三、主论坛:演讲单元(一)《数字时代的艺术教育》

本单元演讲的内容聚焦数字化浪潮下艺术教育的创新变革,探讨人工智能、XR、虚拟工作室、混合现实教学等新兴技术如何重塑艺术的学习方式、教学体系与创作逻辑。

在该演讲单元中的圆桌对谈环节,中俄专家围绕“人才共育·文明对话:数字时代高等美术设计教育的国际协同”主题,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对话,探索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创新、协作的国际美术设计教育新格局。

四、主论坛:演讲单元(二)《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生态》

本演讲单元以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核心议题,聚焦人工智能艺术、生成影像、算法创作、交互装置与虚拟现实等前沿实践,探讨科技如何拓展艺术的边界与思维模式。论坛呈现了多个来自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与创意产业的跨界案例,展示艺术在当下文化创新体系中的多重角色。

五、主论坛:演讲单元(三)《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当代表达与全球叙事》

本演讲单元以“文明互鉴、共生共创”为核心理念,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跨国艺术协作、沉浸式文旅体验等议题,呈现中国、俄罗斯及中亚地区艺术机构的合作案例与创新成果,探讨艺术如何以新的语言体系、科技手段与传播方式,重构丝绸之路的文化叙事与精神象征。

在该单元“文化共生与未来文旅”圆桌对谈环节,探讨的内容不仅关注“文旅”如何为经济赋能,更强调“文化”如何为心灵赋能、“艺术”如何为生活赋能,通过多元主体的深度交流,有望为构建更具人文温度、创新活力与可持续性的“未来文旅”生态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与新动能。圆桌对谈环节由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唐骁担任学术主持。

演讲交流后,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与湖北文旅酒店集团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艺术赋能酒店空间与品牌升级,共同探索“美学生活方式”的新范式。同时,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与武汉武昌古城文旅运营管理公司也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将深度融合学院艺术资源与古城文化底蕴,联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武昌古城文化IP与艺术地标。

当天下午,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论坛议题前沿、成果丰硕,为后疫情时代国际艺术教育合作提供了“武汉范例”,将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产生深远影响。

6日晚上,召开了此次大会预备会暨中俄创意设计的联盟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增补了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7家副理事长单位,俄罗斯3家理事单位,国内高校15家理事单位,现有联盟成员单位9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