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亲爱的家长们,您是不是常常苦恼孩子学习很被动,总需要您在后面推着、催着?看着孩子一副“你说啥就是啥,但我就是不动”的样子,是不是心累又无奈?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学习动力,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和引导。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些实用方法,帮助孩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您以为的“鼓励” VS实际的“反效果”
“加油!要努力!”——这样太空泛,孩子不懂该怎么努力。
“看看人家XX,再看看你!”——无休止的比较只会让孩子更沮丧。
“考好了,给你买……”——长此以往,孩子只为奖励而学,而失去内在动力。
孩子学习为什么会“被动”?
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
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
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学起来很吃力。
努力却看不到进步,缺乏成就感。
手机、游戏干扰多,分散注意力。
家长如何“对症下药”?
01、激发学习兴趣
别只盯着课本,把学习和孩子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联系起来,开展多样化学习形式。同时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
02、设定清晰目标
和孩子一起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学习目标,让孩子明确学习的意义,并把目标写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
03、教授学习方法
多问“为什么”?“怎么做”?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教会孩子如何高效地预习和复习,引导孩子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
04、营造支持环境
遇到问题不要先指责,耐心沟通,倾听孩子的困惑和困难。让孩子知道,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同时帮助孩子平衡学习、休息和娱乐。合理安排时间。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学习节奏,当我们用耐心代替催促,用理解代替比较,用引导代替强制时,就能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教育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段共同成长的旅程。
编辑| 夏天
审核| 王双
文中图片为AI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