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学院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历史性突破

  • A-
  • A+
2025/08/28 16:55     来源:高校之窗网     供稿:广东科技学院

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术骨干王美婷博士申报的项目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资助,资助经费30万元。该项目获批实现了广东科技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零”的突破,标志着学校在前沿交叉学科领域科研实力取得重要进展。

同时,广东科技学院作为唯一参与单位,机电工程学院王晨博士参与东北大学李云杰教授项目获“面上项目”资助,资助经费50万元,展现出广东科技学院在跨校协同科研方面的积极进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引育成效、科技创新实力的综合体现,在培养科研人才、促进学科发展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权威影响力。

据悉,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进一步增长,增幅为12.71%。根据公布情况,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43342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432434项,最终资助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等10类项目共53159项,资助率仅12.3%,竞争激烈。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体系建设,于2024年启动“国家基金项目培育计划”,提前布局、系统培育、多轮论证,积极推荐项目参与申报。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功立项,是学校“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成果,不仅体现了广东科技学院在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持续进步,也充分展现出青年科研人员勇于创新、聚焦前沿的创新活力。

项目名称

多焦点多光子扫描结构光超分辨显微及其RyR2簇分布动态监测研究

项目负责人介绍:王美婷,深圳大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骨干教师。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工作,主持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在《Defence Technology》《Chinese optics letter》《Journal of Biophotonics》《Chemosensors》《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光学学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入职广东科技学院以来,在《Analytical Chemistry》《ACS Photonic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各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并都作为封面文章。

项目介绍:项目组首次提出了SHG/TPEF扫描结构光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旨在建立基于光学非线性响应提升显微成像分辨率的理论体系,研究多焦点的SHG与TPEF超分辨成像技术和图像降噪算法,搭建多焦点、多模态快速超分辨显微成像系统。通过获取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心肌细胞中RyR2簇的动态精细结构分布,揭示钙泄漏诱导心力衰竭机制,为制定相关疾病的干预与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项目名称

交叉轧制调控2000MPa级马氏体1亚稳奥氏体层状超高强钢拉伸各向异性的多尺度塑性变形机理

项目参与人介绍:王晨,东北大学博士,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博士后,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骨干教师。从事主要从事中子散射技术在工程材料谱仪的应用、原位设备开发、金属样件残余应力的测量、金属原位拉伸过程中力学/变形行为等研究工作,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粤莞联合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7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在《Acta Metallurgica Sinica》《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lding and Joining》《Scripta Materialia》《Ceramics international》《金属学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东莞市技术发明奖1项。第九届“创客广东”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专题赛一等奖。

自2021年成功获批广东省硕士点建设单位以来,广东科技学院始终将人才梯队建设与科研创新支持作为核心战略。学校不仅持续优化科研管理制度与服务机制,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还通过实施“国家基金项目培育计划”等举措,系统性地为教师开展前沿研究提供坚实支撑。近三年,学校引进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深圳大学等一流大学博士、博士后18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580人,先后有30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6人获得东莞市特色人才称号、1人获东莞市技能领军人才。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906篇,其中核心及SCI/EI收录150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568项;出版教材及学术著作361部;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90项,涵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个层级。

在2025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增值评价排名中,广东科技学院位列人文社科榜第1名;在2025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实力排名中,分别位列自然科学榜、人文社科榜第8名、第9名。

展望未来,学校将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深度融合,支持更多青年科学家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研究,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广科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