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大中小学影视教育共同体建设策略探究

  • A-
  • A+
2025/07/21 16:05

隋志强  宫晓鹏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时代媒介变革的背景,阐释了大中小学影视教育共同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必要性、价值和建设策略。针对当前教育场域新变化与新挑战,尤其是中小学影视教育面临的资源匮乏与智力支持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教育共同体进行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路径。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战略,本文具体分析了“起草单位”模式、“1+N”模式和“1+1”模式等协同方式,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材编写、师资培养、影视活动和硬件设施共享等多维度深度合作,以期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实现跨领域整合,构建一个系统性、可持续发展的影视教育体系,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影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共同体建设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创新与战略工程。作为审美教育、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影视教育在育人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其独特的视听语言与综合表现形式,中小学影视教育“借助影视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良好欣赏趣味,塑造个人反思意识,增强初步制作能力,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观看、评价、创作和参演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艺术体验,更能深化对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促使其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实现全面成长,实现影视教育三方面的启蒙功能即“影视作为课程教学辅助手段的知识启蒙”“影视作为国民素质教育手段的欣赏启蒙”和“影视作为视听表达手段的制作启蒙”。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政策引领,探寻高校与中、小学影视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运行路径与体系,建设大中小学影视教育共同体,将为打破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现实困境提供创新策略,促进不同教育阶段的影视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一、大中小学影视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要求

从教育场域理论的视角进行考察,在当今“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媒介变革时代,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场域日趋复杂多样,教育环境的开放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据《中国网络视听发 展 研 究 报 告(2024)》, 截 至 2023 年 12 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 10.74 亿,网民使用率为98.3%;移动端视听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 187 分钟,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 151 分钟,网络视听仍是“杀时间利器”。影像和屏幕为代表的媒介化世界已经不可避免地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塑造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思考方式、表达方式、认知行为和语言模式。封闭物理空间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步让渡给开放的虚拟空间和影像空间,教育场域也由书本、文字转向影像和屏幕,进而教育范式从传统纸质书写为主体向以影像表达为主体转型。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在“读屏时代”没有正面价值的“穷影像”正在侵占青少年的头脑、心灵,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心智发展,导致“时间剥削”和“智力剥夺”问题日益突出,更产生了多元混杂的价值语境的传播形态和青少年价值引领的难题。

面对青少年教育场域的新变化与新挑战,必须将中小学影视教育置于媒介变革的时代语境中,深入探讨教育的“再媒介化”过程及其对“网生代”少年儿童影视素养的深远影响。教育场域的变化和教育的“再媒介化”要求教育者在实践中更新教育理念,构建与媒介变革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推动影视教育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路径。“互联网融媒体携来信息社会的复杂与喧嚣,伴之而生的后传统景观与后现代文化冲击了既有秩序与逻辑,形成新的社会共识,达成趋于理想状态的身份认同,成为建构以文化自信为主调的文化共同体的重要诉求。影视教育理应也能够为共同体意识的找寻与自我主体性的建构贡献有温度的美育力量。”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推动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其中具有重大影响、标志性意义是2018 年 12 月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对影视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特别强调,明确了优秀影视作品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工作目标,即“力争用 3-5 年时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落实,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得到充分保障,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观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浓厚氛围”。围绕该目标,《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任务和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建立起基本的工作机制体系。这一文件比之前的政策文件更加全面、具体,更具操作性和明确的指向性,对中小学影视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既体现了国家对影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最高认识,也摆正了影视教育‘正餐’的位置,中小学影视教育由此迈向快速发展的轨道”。2022 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艺术课程由原来的音乐、美术两科增加至五科,新增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将影视教育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明确了其学习任务和教学标准,为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标志着影视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推进.....(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搜索公众号:“教育传媒研究杂志社”)

本文系 2023 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山东省大中小学影视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3CKSJ1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