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陈存宝:在雪域高原铺设希望之路
陈存宝,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2025届毕业生。如今,他扎根西藏,任职于蜀创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奋战在雪域高原的弱电工程师。
初到高原,挑战接踵而至。高原反应让他头晕气短、失眠难忍,但他咬牙坚持;远离亲人,孤独如影随形,但他没有退缩。他常说:“只有自己扛过去,网络才能抵达山那边的人家。”
在林芝实习一年多,他走遍27个偏远行政村,架设296套“电子哨兵”,为偏远山村接入现代通信的光网。他用实际行动,将信息化服务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2024年9月,林芝镇小学启动智慧校园建设。为兼顾教学秩序与施工进度,他和团队创新采用预穿线管工艺,将施工噪音从90分贝降至45分贝,在书声琅琅中默默完成安装。每天施工结束后,他都细致整理物料,确保走廊安全无碍。一次次被孩子们称呼“老师”,让他心头泛起暖意,也更坚定了责任感——“我们铺设的,不只是网络,更是孩子们通向未来的桥梁。”
而2025年4月的那个暴雨深夜,则见证了他的另一种坚守。凌晨时分,他接到林芝职院新校区光缆断裂的紧急通知。在暴雨泥泞中,他与同事彻夜鏖战、熔接2048芯光缆,终于在清晨五点前完成抢修,保障了全校教学系统如常运行。屏幕上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成了他奋斗最深的回响。
在雪域高原的通信线路上,陈存宝以青春为墨、责任为笔,书写着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奉献与担当。他用脚步丈量山河,用汗水连接世界,也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底色。
赵子燕: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
赵子燕,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2025届毕业生。作为一名来自大山的孩子,她始终铭记一句话:“学习是为了摆脱贫困,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如今,她选择返乡投身农村电商,用青春力量助力农产品走出大山。
2024年实习期间,赵子燕常看到村中留守老人背着沉重竹篓,步行两小时将黄精、夏枯草等山货送往集镇。烈日下佝偻的身影,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也在她心中埋下了用知识反哺家乡的种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农村电商。面对“互联网+助农”的新思路,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用短视频和电商平台,让山货“走出去”?于是,她放弃城市就业机会,和家人组建“助农小队”,开启返乡创业之路。
从零起步,她学习拍摄剪辑、搭建网店、运营直播。她走进田间地头,主动上门收购村民的农产品,让原本需要老人往返四小时的运输路程,变成几步之遥的“上门直采”。她说:“我们多跑山路,老人就能少流汗。”
她将黄精、杜仲、夏枯草等原生态特产搬上网络,在短视频中记录乡亲劳作的身影和纯粹的笑容。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和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些质朴内容,意外成了最打动人心的“助农广告”。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赵子燕始终以“党旗所指,就是行动方向”为座右铭。她认为,助农不仅仅是经济帮扶,更是一种心灵回馈。“老人们教会我坚韧和责任,而我用所学知识,搭起了一座连接山里和城市的桥梁。”
在新时代的广袤田野上,赵子燕正在用行动诠释青年力量,为家乡注入新活力,为山货插上“云端翅膀”,让希望飞出大山,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