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民乐华章,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民乐)圆满落幕 ——北京市第二十八届学生艺术节暨海淀区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六)

  • A-
  • A+
2025/04/18 09:59

4月17日,北京市第二十八届学生艺术节暨2025年海淀区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民乐)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展演汇聚了多所学校的优秀民乐团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音乐盛宴,集中展现了海淀区中小学生在民乐领域的艺术风采与美育成果。

多校齐聚,共奏民乐华章

当天的展演分上午和下午两场进行。上午9:30,(民乐)中学组率先登场。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清华附中志新学校、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们精神饱满,演奏了《玫瑰狂想曲》《丝绸之路》《向着光明前行》《鲁韵》等风格各异的曲目,搭配必选曲目《长江天际流》,将不同地域文化特色与音乐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扎实的演奏功底与对音乐深刻的理解,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随后的(民乐)混合组表演同样精彩。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们配合默契,《诉说》《小镇》《丝竹交响第二乐章》等作品在他们的演绎下,或娓娓道来,或气势磅礴,充分展现出混合组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午(民乐)小学金帆组带来了《陌上春韵》《七彩之和》《阿佤山》等充满童趣与民族风情的曲目,以及经典的《舞动丝路》。孩子们用纯真的情感和灵动的演奏,诠释着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展现出金帆组的高水平与活力。

班级组亮相,美育惠及人人

班级组的民乐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生动诠释了美育面向人人的理念,让艺术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 明校区、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亮甲店分校、北京市育英学校、清华附中志新学校的同学们,虽然来自普通教学班,但在舞台上毫不怯场。《萱草花》的温柔抒情、《龙腾虎跃》的欢快激昂、《歌唱祖国》的豪迈大气,一首首曲目饱含着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他们用音乐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班级组的同学们在美育的滋养下,积极参与、勇于展现,每一个音符、每一次节奏把握,都是美育在校园中广泛渗透的有力证明。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五年级的一个普通行政班首次参加展演,带来了活力四射的器乐组合《龙腾虎跃》。学生代表感慨万分,“从一开始学习节奏,到后来手持鼓槌反复练习击打动作,我深深体会到了坚持的重要性。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让我在艺术中找到了自信和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艺术技能,更收获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团队协作的力量”。

在准备过程中,老师们的付出也功不可没。育英学校的老师感动地分享:“每一次排练,孩子们早早就到,练习时相互帮助。有人跟不上节奏,大家就一起反复练习;有人进步时,同学们会热烈鼓掌加油。看到他们从最初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真的很欣慰。” 北外附校小学音乐教师也表示:“海淀区的班级展演始终走在艺术教育的创新前沿,让更多学生站上舞台展示自己,去感受、体验和收获。”

各方盛赞,彰显活动品质

此次展演不仅是一场音乐技艺的较量,更是海淀区美育成果的生动展示。专家评委们对学生们的表现赞不绝口,他们表示,学生们在台上专业且投入,候场时也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金帆乐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班级组则体现了美育在校园的广泛渗透,真正实现了让艺术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

育英中学民乐金帆艺术团指挥王冲老师提到,学生们的表现十分出色,现场观众的文明观演和线上直播的热烈互动,都为展演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来自各学校的学生代表们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他们表示通过参与展演,不仅提高了表演水平,还收获了团队友谊,更坚定了传播民族文化的决心。

此外,平谷区观摩团老师对展演的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展演流程合理、设备运行稳定、信息清晰明了。本次展演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海淀区教委、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的精心策划与筹备,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艺术才华的优质平台。

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民乐)圆满落幕,这场活动充分展现了美育的魅力。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颇丰,艺术修养得到提升,更在心底种下美的种子。未来,海淀区将持续深化美育工作,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艺术的滋养下健康成长。相信下一届展演,同学们会带来更精彩的表现,让美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