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加贵:初心如磐,履职为民

  • A-
  • A+
2025/10/21 16:35

我叫农加贵,是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从1986年踏上落松地小学的讲台,至今已有39个年头。这39年,我见证了落松地村从被人避之不及的“麻风村”,到如今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巨大变迁;也经历了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到肩负百姓重托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转变。在这期间,我始终坚守初心,努力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在履职过程中不断成长,深感责任重大。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履职经历和心得体会。

一、扎根乡村教育,点亮知识火种

1986年,20岁的我,因为家庭贫困,经人介绍获得了一个成为代课老师的工作机会,然而工作地点却是人人谈之色变的“麻风村”。开学那天,看到被病魔侵蚀、躯体严重畸形的家长,我内心充满恐惧,甚至想掉头就跑。但当看到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想到如果我离开,他们可能永远没有读书的机会,我最终选择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一辈子。

刚到学校时,条件十分艰苦。教室是向村卫生所借的一间2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漏风漏雨。没有充足的试卷,我就把题目抄在黑板上;没有老师愿意来监考,我就既当老师又当监考。不仅教学条件差,心理上我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去中心校开会,其他老师知道我来自“麻风村”,都不敢和我坐在一起。但我知道,我不能退缩,我要给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天。

当时学校只能上到三年级,当第一批孩子读完三年级,我送他们到外面学校,却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接收。那一刻,我无比难过,但也更加坚定了要让孩子们接受完整小学教育的决心。于是,我创新教学模式,一个人包揽语文、数学等全部一至六年级的课程。为了让不同年级的孩子都能学到知识,我摸索出“循环复式教学法”,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虽然辛苦,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1992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为了孩子们能顺利升学,我给村子改名为“落松地”,寓意像花生一样,外表虽不完美,但内心香甜。当得知12个孩子都以优异成绩超过录取线被县城初中录取时,我无比激动,这是孩子们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坚持的动力。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一个人在一所特殊学校工作了39年,这么多年,我见证了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在政府支持下学校历经三次搬迁和改扩建,村里通了公路,通电。曾经的“麻风村”已经摆脱了疾病和贫困,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可以说农村有非常大的变化,学校在变,教师在变,学生在变。

学校从原来漏风漏雨的破房子,变成了今天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从此风不在钻墙,土不在飞扬,雨不在漏房。

老师在变,民办代课教师时代,条件艰苦的时候,我们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苦中作乐,安心工作。条件好的时候,我们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加压,提升学习   ,现在条件优越了,我们终于党的教育事业不变。

学生在变,原来学生每天早上要从家里包着一个冷饭团,走上两三公里的山路到学校读书,现在已经变成了每天吃上热乎乎,香喷喷的,国家免费的营养午餐。

39年来,我一共招收了12个教学班,送出了126名学生,他们中很多人成为了公务员、老师、警察,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看到他们的成长,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二、当选人大代表,勇挑责任重担

2023年我当先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我背着笔记本,走村串寨,记下乡亲们的盼头,为农村的交通不方便发声,到边远山区学校了解到,条件虽然比以前好多了,但教师宿舍非常紧缺,大部分没有单人宿舍,很多学校教师都是四五个人住同一宿舍。老师反映,大部分都是刚分来的年轻特岗教师,基本上都是达到谈婚论嫁年龄,但他们说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因为住宿条件不具备。

了解此问题候,会议期间建议国家政府层面,把教师周转房覆盖到边远山区学校,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教育部国家层面的重视。

今年走访得知,当前,我国近视高发,呈低龄化、重度化趋势。

建议加快推进家校社协同防控中小学生近视,造成中小学生近视问题突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遗传因素和病理因素外,还包括不良用眼习惯、电子设备使用过多、户外运动较少、生活习惯、营养不均衡等。这些因素中,绝大部分都与眼健康的管理和引导有关系,而这仅靠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很难有效果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此建议已经得到教育部,全国妇联的高度重视。

三、聚焦乡村教育,积极建言献策

基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在全国两会上,我围绕乡村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比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教师流失严重,教师培训机会少且针对性不强。为此,我建议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同时,根据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能够及时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乡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忽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和乡村教师,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履职尽责。

我将继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宣传乡村教育成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乡村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教育,关心支持乡村教育事业,营造全社会重视乡村教育的良好氛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将始终牢记这一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承诺,为乡村教育的美好明天不懈奋斗,让更多的乡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