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打造思政类电视节目品牌策略浅析

——以《我是接班人》和《我们都是答卷人》为例

  • A-
  • A+
2025/01/15 13:49

潘巍耀  须明圆

【内容摘要】思政类节目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节目类型,始终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湖南教育电视台《我是接班人》和上海教育电视台《我们都是答卷人》节目为例,就教育专业媒体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以思政育人为出发点,运用品牌化策略构建思政节目制播新样态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融媒体;思政类电视节目;品牌策略

融媒体环境下,教育类专业媒体应该始终把立足教育、服务教育、深耕教育作为三大立足基石,在保有专业特色的同时,主动探求节目品牌化发展道路。而思政类电视节目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时代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发挥好思政类节目的引领作用,以品牌化发展方向构建思政节目全新样态,是如今在纷繁多变的新媒体冲击下教育媒体主动创新求变的重要战略。

在创新探寻的过程中,有两档节目的制播特色充分体现了品牌策略运用的重要性。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节目(简称“《我是接班人》”)由湖南教育电视台打造,在湖南省教育厅政务网、芒果 TV、湖南文明网等省内多个电视频道、网页端以及移动端同时播出。数据显示,《我是接班人》不仅有较高的点击率,更有高达 75% 的完课率。该节目具有鲜明的育人导向和鲜活的时代气息,注重思想塑造,坚持价值引领。《我是接班人》已经成为湖南学习量最大、影响面最广、实效性最强的思政教育数字化课堂。

《我们都是答卷人——上海大中小学生学党史全媒体争先赛》(简称“《我们都是答卷人》”)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易班网共同打造。该节目通过党史知识竞赛的形式,营造“以赛促学、励学笃行、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节目获得全市高校热烈响应,最终根据线上比拼综合排名,12 所高校进入电视赛段进行激烈角逐,可看性强,理论价值含金量高。

两档节目虽然形式样态有所不同,但都在品牌策略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日新月异的融媒体环境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

一、让“热度”烘托“内核”

在每期《我是接班人》节目的不同主题下,制作团队都会加入一些实时热度较高的短视频资料作为素材,烘托当期节目的中心思想。

比如,在全面阐释航天精神的节目当中,制作团队引入了《孙悟空 VS 航天员 | 比神话更神的是中国航天》的短视频。该视频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的点击量达到 15.4 万次,整体短视频画风幽默有趣,借用孙悟空的台词向中国航天不断发出赞美之言。除了增添节目的可看性之外,更用当下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剪辑形式表达节目想要传达的精神实质。不但收获了观众的认同感,更借由爆款短视频的特性,深入浅出地向青少年观众传达节目主旨。

再比如,全网播放量已经超过 142 万次的《新千里江山图》短视频也多次出现在《我是接班人》的节目中。美不胜收的山河壮阔,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中华大地的无限豪迈。在《复兴新征程》一集里,《新千里江山图》把中国十年发展的历程在这幅江山图卷中徐徐展开,节奏明快,文字简洁,用动漫感的滤镜渲染大好河山和美好未来。让观众在关于“千里江山”的理解和欣赏中,找到了对时代、奋斗和自我的认同感。让观看节目的青少年更直观地感受到“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使命。

而除了热度较高的爆款短视频之外,热门话题和事件也能在思政节目中起到让观众快速建立思辨过程、强化中心内核的作用。在《我们都是答卷人》复赛阶段主题展演中,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中现场演绎 “校园红色故事”情景短剧。由复旦大学的师生带来的情景短剧《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结合了复旦“星火”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工作经历和体会,以时空穿梭的表现手段来回切换场景,向观众再现了陈望道老校长因废寝忘食翻译《共产党宣言》,而错将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粽子吃的动人故事。

除了重温这段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外,复旦大学的师生在情景剧中朗诵了一段在全网无数转载并激励千万青少年的一封回信,那是习近平总书记写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信中的字字句句在他们的演绎下再次让电视机前和现场的观众激动不已、心潮澎湃,并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认可那份感召力和使命感,也让观众通过节目收获了信仰的力量。

可以看出,利用爆款的热效应,能够提高受众观看节目时的认同度和亲切感,也让节目本身更彰显与时俱进的新鲜感。这也是基于节目受众的年龄层及他们对于新媒体使用习惯而采取的品牌策略。因目标受众的定位而决定节目亮点的设计,不但有助于提升品牌黏性和忠诚度,也为节目的形象定位找准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