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孟丽 刘泊宁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新时代高校网络视听融合发展指明了科学方向和可行路径,可探索开展系统化、立体化、数智化传播,打造“网络视听 + 网络思政”全流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大视听传播网络。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网络视听;融合发展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网络视听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 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切实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网络视听领域的指导力,增强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对于增强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推动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等重大任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3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高校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随着数字媒体与数字技术在社会全领域和生产全过程的深度嵌入,网络视听已成为当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载体。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进教育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手段,提高网络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健全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
二、高校网络视听发展面临的挑战
根据第 5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 至 2023 年 12 月, 我 国 网 络 视 频 用 户 规模达 10.92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97.7%。新入网的2480 万网民中,37.8% 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网络视频应用,较排名第二的即时通信(16.1%)高出 21.7 个百分点。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成熟和智能设备迭代,高校网络视听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用户黏性不断提升,对多元内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极大增加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和网络行为的风险性,高校网络视听内容建设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一)情绪先于客观的后真相时代
从媒介环境看,互联网时代,客观、理性的新闻原则被主观化、故事化、娱乐化所改变。美国作家史蒂夫·特希奇(Steve Tesich)于 1992 年在《国家》(Nation) 发 表 的《 谎 言 政 府》(A Government oflies)一文中首次提出“后真相”(Post-truth),并赋予该词“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的语义。2016 年,《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ies)把“后真相”评选为年度词汇,意为“相对于情感及个人信念,客观事实对形成民意只有相对小的影响”。
后真相时代,由于媒体高度发展,多方媒体竞相报道的态势让真相本身被肢解、加工。信息内爆的舆论环境下造成了公众的认知混乱,加之诉诸情感和个人信念的网络传播方式,使真相极易受个人主观价值判断和群体意见所遮蔽。公众对公共事件的看法、意见以及情绪宣泄,易通过社会化媒体或者大范围自组织渠道形成舆论事件,网民倾向与情绪化表达让互联网舆论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情绪先行”的观点主张极易牵引出更大范围的舆论事件,爆发较大规模的舆论冲突。
基于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特点,网络舆论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对高校的网络视听建设也构成了极大挑战。高校是青年人集中、创造力富集的文化高地,广大师生思想活跃,较易受网络言论影响。做好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高度重视师生的思想动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警惕网络舆论安全风险隐患。一方面,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和舆论斗争,应通过主流化的议程设置,从认知层面满足心理需求,疏导负面情绪,进一步增强师生共情共振等心理连接和情感认同,引导师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应有防患于未然的主动意识,引导师生辨识“通过有选择地言说历史、有意图地预设框架背景、有目的地凸显数字、有重点地刻画故事等方式,刻意呈现对自己有利的画面,巧妙回避对自己不利的情形,从而使观点更具针对性、更有冲击力”的宣传意图,引导青年师生规避“非理性”网络行为,防止负面舆论的扩散和发酵.....(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S1,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平台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创新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2XC02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