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说】1年教龄的“四个三”工作感悟

  • A-
  • A+
2024/10/04 11:12     ©原创

2023年7月,拖着青春的行李辞别学生时代,拉开了教师生涯的序幕。经过一年的工作,又恰逢第40个教师节,我想该有写点什么的必要了。思来想去,决定用“四个三”来说一说一年来的感悟。

思想上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到学工,我就是我。刚到学工时,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期待,也深知学干经历不仅给了我丰富的知识和从业勇气,更培养了我对学生工作的情怀和思维。怀揣着这份情怀和思维,开启我的从教生涯,此刻我觉得“我就是我”。

第二阶段:来到学工,我不是我。早前的学干工作,基本以办活动为主。工作后我发现,真正的学生工作却是千头万绪、交织复杂,尤其是碰到突发事务时,由于经验不足,更是心中没底,手上没招。毕业时的雄心壮志被繁杂的现实事务打败,心理落差让我感觉“我不是我”。

第三阶段:扎到学工,我还是我。经过不断磨合,在领导前辈的关心指导下,我开始调整心态,学着他们的模样处理学生工作,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行事风格,从实际工作中又找回曾经的自己,坚定了“我还是我”。

工作中厘清了三种关系

一、分清楚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辅导员要明白学生是独立的人,不能把学生当成器皿,任意灌输自己的意志,也要知道学生是不成熟的社会边际人,在处理学生事务时,应当尊重学生权益,细心引导,同时要清楚学生还是发展的人,要善于掌握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挖掘有益个性,改正不良习性。

二、处理好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用句时髦的话讲,新时代的学生工作,不是一个人的王者,而是整个学工的荣耀。辅导员要深刻理解自己是学工团队的“小成员”,只有信任学工、依靠学工,才能发挥集体智慧,把工作做扎实;其次要理解自己是学生心目中的“大家长”,只有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才能发挥班级力量,让学生有所成。

三、统筹好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关键在于处理好“我该做的”“我想做的”“我能做的”之间的关系(图1)。把“我该做的”作为时代使命,充分激发优势天赋,再借助优势天赋逐步实现梦想目标,真正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时代使命,从而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到专家化的稳步提升(图2)。

实践里收获了三点体会

一、坚定理想,脚踏实地。辅导员是联系学生的“一线指导员”,不应该脱离学生需求做工作,要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些积累沉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在九大职责上热衷“自我设计”,走过场、搞亮相,而要多去学生生活的地方,上课的教室,活动的场地了解急难愁盼,发现潜在问题,脚踏实地找方法、出真招。

二、转化角色,强化学习。学干工作是有计划、可预见的,而学生工作却是复杂的、突发性的,因此尽快从学干向教师的身份转变是迫切且必要的。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00后”重整职场的勇气出现在了校园,自媒体的普及,让意识形态、网络诈骗等问题成了头疼所在。针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主动掌握时政动态、专业动态和学生动态,才能更好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大小问题。

三、见贤思齐,三省吾身。入职以来,各项专题技能培训,给我送上了宝贵的经验,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更让我多了份持之以恒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从学生身上了解到的“一手资料”,让我在处理日常事务时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做好学生工作,要有“向领导作风看齐、向前辈经验看齐、向学生需求看齐”的意识,做到常省自身不足、常省处事态度和常省目标定位。

学工线感悟了三大认知

一、学工是学思用贯通的“大熔炉”。学干期间的工作更多侧重活动组织。而工作以来,我的重心变成了政策执行和事务管理,因此要考虑学干队伍的培养,确保人岗匹配;同时要常思工作路径的创新,确保任务接得住,要求落得下;还要紧盯工作进度,确保计划按时保质完成,切实体会到了学工是辅导员学思用贯通的“大熔炉”。

二、学工是知信行统一的“练兵场”。在学生干部期间,对学生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入职后,面对复杂的日常事务,才真正理解知信行统一的内涵。所谓“知”,就是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所谓“信”,即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信念;而“行”就是在知信基础上,把理论和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练兵场”中不断成长锤炼。

三、学工是大先生养成的“新课堂”。作为辅导员,除了要做好九大职责,更要不断加强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学习,以身作则成为“为学”的典范;更要严格要求言行举止,以身作成为“为事”的典范;还要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目标要求,以身作则成为“为人”的典范,真正成为学工新课堂的“大先生”。

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去年7月,我离开母校,带着青春赤诚和追风逐梦的骁勇进入高校,我明白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经要取,有很难得关要闯......面对不易且光明的辅导员事业,希望自己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工作岗位,在筚路蓝缕中收获勇毅担当,在解决问题中练就善作善成,争取成为一名光荣的、优秀的辅导员。


作者信息:南昌航空大学 陈天

值班编辑:张一南

责任编辑:谷   薇

责任审核:胡   君 张峰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