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西部乡村教育中的媒介可供性分析

  • A-
  • A+
2024/03/15 15:06

郭栋  许颖

【内容摘要】新媒介深度融入乡村教育成为城乡教育互通共融的基础,同时又重塑了乡村教育的生态格局。本文以西部乡村教育主体为研究对象,在媒介可供性的框架下探讨新媒介的嵌入给西部乡村教育带来的变革。在技术维度上成为教育实现的基础,在资源维度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关系维度上加强东西部和城乡联系,优化师生关系,在信息生产维度上让乡土文化教育回归,从而实现西部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教学模式的更新,最终重构西部乡村教育的场域。

【关键词】新媒介;媒介可供性;乡村教育;乡土文化

在媒介化社会的基础性背景下,媒介成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技术因素。新媒介与乡村教育的进一步融合将深刻变革乡村教育的生态。疫情期间新媒介在乡村教育实践中发挥的显著效用,既保障了教育实践的在线进行,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场景,更为新媒介深度嵌入乡村教育提供了契机。尤其对于西部乡村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观念老旧、资源配置相对失衡等问题,通过新媒介与西部乡村教育深度融合可有效促进西部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创新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往关于西部乡村教育中新媒介的研究更重视其作为技术平台实现乡村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的基础作用,而媒介技术的接入普及只是西部乡村教育平权实现的前提,只有西部乡村师生进入并参与数字化生活才能真正享受数字红利。因此,本文从强调主体与技术互动关系的媒介可供性框架探讨新媒介在西部乡村教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西部乡村教育生态格局的重塑。

一、研究现状与媒介可供性理论

(一)研究现状

当下对新媒介与西部乡村教育的研究大多在乡村教育研究整体视域下展开。

首先,既往对媒介和乡村教育话题的研究注重将媒介视为一种技术基础,是教育资源的载体,注重媒介技术的基础作用。例如在以“互联网 + 教育”为主题的研究中,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资源对乡村教育的推动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提到通过互联网工具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互通共融。把互联网支撑的媒介作为一种资源共享和城乡交流的平台,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教育资源传播的关键技术。

其次,教育主体作为媒介的接触和使用者,其媒介素养是媒介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因此媒介素养研究是媒介与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但在研究主体上却存在较大城乡差异。研究者对乡村青少年群体的网络成瘾和乡村教师的媒介接触和媒介形象更加关注。而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思政教育成为研究重点,关注大学生在媒介化背景下的思政教育问题。例如有研究探讨互联网、智能手机娱乐化对乡村青少年儿童的负面影响与引导策略;有从媒介对乡村教师形象符号标签化角度切入分析乡村教师形象建构;有学者认为利用新媒介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再次,教育改革变迁的历史也就是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媒介的每一次更新都将带来教育领域的巨大变化。多数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媒介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影响,或以“媒介化”为理论基础提出分析教育媒介化的相关问题,缺少人机交互的具体认知。其中“教育媒介化”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该概念认为技术的促逼推动教育媒介化,重构了传统教育场域,强化了物质性媒介在教育中的作用。但媒介化教育的变革引发的仪式感的解构、教师权力的消解等问题也应被重视。还有学者选择从媒介化视角探析“云课堂”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根本影响。

既有研究或是将媒介等同于互联网等操作性较强的技术,媒介的变革性力量没有被充分认识到;围绕乡村教育主体的媒介使用行为进行探究,论述在乡村教育领域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其主要凸显了人机关系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从宏观层面强调制度化的媒介逻辑如何影响教育。可以看出,以往研究要么缺少对媒介赋能乡村教育这一主题的讨论,要么忽视从中观层面探讨媒介与西部乡村教育实践的联系。因此本文拟从媒介可供性的视角来探讨媒介赋能与西部乡村教育的关系。

(二)媒介可供性理论

“可供性”概念最早由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指生物在物理环境中潜在的各种行动的可能性,它源自主体对效用的主观感知与技术的客观品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之后被引入中国传播学领域并延展出媒介可供性的研究框架。媒介可供性理论主张媒介为使用主体提供的各项资源和功能,为其行动创造可能性。在国内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基于潘忠党的解释框架进行相关研究并广泛应用于社交媒体的研究中。例如立足“技术—文化共生论”分析新闻学新范式,或探究社交媒体赋权下的各种网络文化现象。也有从产业实践层面出发研究,如喻国明在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探究新媒体技术触发“四全媒体”产业发展的多种媒介效能和分析建立在“可供性”基础上的直播媒介逻辑在商家认知竞争中的作用。但也有不拘泥于此的研究,如彭兰的《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可供性的变化及其影响》,从权力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资源维度、关系维度等拓展细化新媒介技术的可供性带来的变化。同时也有学者着眼于新的解释维度,如王海燕等人在《数字新闻的时间可供性:一个研究框架的提出》中将“时间可供性”引入媒介可供性理论中。在本文关注的领域内,多数研究集中于利用媒介可供性理解和分析行业传播逻辑,凸显媒介的技术特性与功能,缺乏从人与媒介互动角度出发的探讨,但实际上媒介价值在与人的动态交互中实现,这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基础。

从媒介可供性理论看,人与技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相关实践的达成以人与技术互动为基础。媒介本身具备的功能为西部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学生接触媒介并利用媒介开展教育,从而达到传播或接受教育的目的,这就体现媒介的可供性……(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2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元宇宙视听传播中的文化症候与陕西的政策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22M09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郭栋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许颖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