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传媒研究 >正文
中国网络文学 30 年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

  • A-
  • A+
2024/01/30 15:23

董向慧

【内容摘要】网络文学是中国互联网 30 年发展结出的“硕果”,也是中国互联网生态的重要构成。本文总结出三个推动网络文学发展的要素:媒介变革、平台流量、社会转型。在三者的复杂互动与作用中,网络文学呈现出具有鲜明特征的逻辑演进脉络:解构、消解转向回归主流的文化逻辑;从民间写作转向公共舆论的话语逻辑;由商业运营转向文化景观的业态逻辑。在未来发展中,网络文学要立足智能传播、元宇宙等媒介变革,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从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关键词】网络文学;媒介变革;社会转型;平台流量

网络文学是中国互联网 30 年发展结出的“硕果”,也是中国互联网生态的重要构成。经过 30 年发展的中国网络文学,已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英国及韩国影视剧并列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品类。尤其是自 2014 年以来,网络文学作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的外国读者。梳理和总结中国网络文学 30年的历程,从中总结成功经验进而展望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模式及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就理论价值而言,研究网络文学发展脉络和逻辑是解读和剖析中国互联网 30 年发展路径的“标本”和“样本”;就实践价值而言,是推动网络文学持续和健康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夯实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回顾,中国网络文学 30 年的发展有三个重要的驱动和推动力量:一是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媒介和传播形态的变革。媒介变革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传播媒介,形塑着网络文学的创作理念和传播形态;二是由资本、平台及流量、粉丝经济等商业力量的推动。资本、平台及粉丝流量“合谋”为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和 IP 运营提供了持续发展力量;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主导下的急剧社会转型。以压缩型、快进型为特征的中国现代化及急剧社会转型对网络文学的公共性提供了丰富题材和新要求,以非虚构写作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类型为网络文学注入了公共舆论性。媒介变革、社会转型与平台流量不仅驱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更主导着网络文学的文化逻辑、话语逻辑和业态逻辑,使得网络文学呈现出虚拟与现实交织、主流与分众并存的多样式生态。

一、网络文学的中国风格经历 30 年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已成为管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的样本。正如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也有其自身特性。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既有对西方网络技术的学习和模仿,更有大规模创新和创造的成就。在近 30 年的互联网实践中,互联网与中国社会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的互联网历史形成了中国传统和中国风格。互联网的中国传统和中国风格,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自性特性与文化属性的集中体现。比较中西方互联网发展概况,中国互联网有着鲜明的特征。譬如,规模庞大的电子商务、便捷迅速的移动支付、全面覆盖而深度下沉的数字治理、常态化的网络舆情事件等。互联网同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人口大国体量、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入融合,并由此呈现了在西方社会难以见到的网络群体、网络交易、网络治理和网络社会矛盾等。

在互联网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中,网络文学毫无疑问是中国互联网业态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景观。一方面,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中国网络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无须依赖出版等线下手段,实现了“彻底网络化”。另一方面,中国网络文学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英国及韩国影视剧并列,成为世界级的文化景观。同时,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和内容输出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和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简而言之,网络文学集中体现了互联网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就网络文学的中国风格与特色,已有研究提出了原创性的概念。崔宰溶就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性提出了“土著理论”和“网络性”两个概念。土著理论突出网络文学“使用者”对网络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用户不是文化产业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使用主体。“网络性”则指网络文学文本或某种行为在网络中所获得的独特意义和特征。邵燕君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在于将“有钱”和“有爱”这两个网络文学发展的核心要素恰当地整合起来。“土著理论”“网络性”“有钱”“有爱”等概念都从不同维度揭示了网络文学的中国风格。而对网络文学内在逻辑、发展脉络作出更为清晰的勾勒与分析,还需要立足中国互联网 30 年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将网络文学置于互联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中,这恰是赖特·米尔斯所倡导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即通过一种理性的心智品质,看清广阔的历史舞台和社会架构。基于上述视角,可分析中国网络文学成为文化景观的内在逻辑,网络文学“彻底网络化”与互联网30 年发展脉络的辩证关系,进而从网络文学的小切口剖析中国互联网、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蕴、内在逻辑与作用关系.......(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1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技术现象学视角下智能算法嵌入社会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2BSH001)的阶段性成果 。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副研究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