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传媒研究 >正文
审视本体、扩容议题与创新方法:走向“学科化”

── 2023 年计算传播学研究综述

  • A-
  • A+
2024/01/30 14:30

李华  吴晔  陈艳培  孙冰哲

【内容摘要】本文从传播学 Q1 区英文期刊和新闻与传播学 CSSCI 中文期刊(共 46 本)中筛选出 97 篇计算传播学相关研究论文,进而从研究议题、观点视角和方法创新等维度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并从计算传播学的本体论与问题域、ChatGPT、算法与平台审计、社交机器人、意见极化等 9个关键议题勾勒了 2023年中西方计算传播学的研究地图。研究发现,2023 年计算传播学呈现出三个典型特征和趋势:学科建制完善化、关键议题多元化和研究方法体系化。

【关键词】计算传播;ChatGPT;算法与平台审计;社交机器人;意见极化

计算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运用计算方法和传播理论研究传播现象和问题。计算传播学的发展受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的推动,为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数据采集与筛选

本文从传播学 Q1 区英文期刊和新闻与传播学CSSCI 中文期刊(共 46 本)筛选出 97 篇计算传播学相关论文,并从研究议题、观点视角和方法创新等维度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计算传播学的本体论与问题域”“ChatGPT:网络扩散、本质与社会影响”“算法与平台审计:认知、疲劳与新闻实践”等 9 个关键议题。以此回顾、总结了2023 年中西方计算传播学的研究地图,以期为计算传播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关键研究议题

(一)计算传播学的本体论与问题域随着深度媒介化进展加速和数据采集手段的多元化,互联网用户的数字痕迹为计算传播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经验材料,计算传播学得以长足发展。计算传播研究不仅局限于社会传播现象,学者们开始审视中西方计算传播学本身,计算传播成为研究的对象,计算传播学的本体论、问题域和研究特征得以进一步明确。

钟智锦、周金金和苏思妮以 2022 年新闻传播学领域重要期刊的 127 篇 SSCI 文献、55 篇 CSSCI 文献为样本,从议题、方法和理论三个维度比较中英文计算传播研究。在议题研究方面,中、西方学者均重点关注政治传播、媒介使用,英文文献更侧重于疫情和新闻业领域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新浪微博和 Twitter 分别成为中、西方计算传播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英文文献研究在数据选取上跨平台研究和大小数据结合两个发展方向趋势凸显,具体到采用的研究方法,语义分析、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成为中、西方研究的常用方法,同时中西方研究也都呈现出计算方法与其他定量或质性研究方法结合使用的方法新取向,此外,西方学术界也开始引入计算视觉方法和屏幕组学方法开展计算传播研究;在理论贡献方面,国内外研究重视继承与发展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框架理论等经典理论,同时验证回声室效应、污名化理论等,然而相关研究重在探讨现象,弱化与理论对话。

除了计算传播研究的议题、方法和理论三个具象维度得以明确之外,该领域的宏观知识地图、方法体系和研究通用框架也得以深入探讨。赵甜芳对比 12991 篇中外计算传播研究核心文献以及绘制相关知识地图,总结出国内计算传播研究具有三个特点:个性化术语表达、侧重理论论述、聚焦本土议题及本学科知识。基于此,研究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包括 2 个一级类别和 13 个二级类别的计算传播研究方法体系。此外,在理解以上特点存在合理性基础上,该研究还从写作规范、方法体系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计算传播研究的通用框架。

计算传播学作为有着鲜明烙印的研究方法出场,随着学术共同体逐渐壮大、学术机构和学术期刊建制完善,特别是随着计算传播学本体论、问题域和方法论体系进一步明晰,计算传播学将走向“学科化”。

(二)ChatGPT:网络扩散、本质与社会影响

2023 年,ChatGPT“破圈”成为传播领域现象级话题和研究“新宠”。

ChatGPT 何以“破圈”?张洪忠等人从热点生产角度分析了 ChatGPT“破圈”的网络扩散,ChatGPT在国内网络传播的主题分为技术探讨、资本关注和背景提及。与 ChatGPT 在社会层面的话题热度呼应,学界从技术理性视角下重新审视了 ChatGPT 热度。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横空出世、破圈后,国内公众对此如何认知?高鑫鹏和李娜利用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的方法,勾勒出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对作为“权力秩序”、作为“身份区隔”和作为“现实投射”的 ChatGPT 社会想象。

理解 ChatGPT 呈现出不同解读视角。周葆华从“或然率资料库”概念出发,将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智能理解为人类最新的知识新媒介,因为它不仅生成新知识,人类获知和求知模式也因其而改变。陆小华指出,ChatGPT 等智能内容生成工具实质上是一种智能内容生成系统而非“聊天机器人”,它生产的内容影响人类的认知、决策和行为。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也会带来虚假不真实、偏见放大、偏差隐藏等八类风险,其应对策略包括开展 AI 数据的镜像审查治理、促进算法和内容的同步治理等。

ChatGPT 带来深远影响,之于传播而言,需要重新审视传播格局和传播理论。胡泳看到以 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力量,指出大型语言模型的四大发展趋势,它完全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带来伦理、何为原创与专有内容以及隐私等问题。于传播而言,大模型带来了交流困境,对此需要更新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进而确定未来传播研究的面向。方兴东等人认为,以 ChatGPT 为代表的 AIGC 爆发,颠覆了信息传播格局,使传播可能走向一个无限的开放系统。刘德寰和洪馨仪则认为 ChatGPT 开启了互联网第三次革命──意义互联网,其本质是智能时代的来临,而在该时期,“何事”的问题开始被解决.......(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4年第1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精准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华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讲师;吴晔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教授;陈艳培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孙冰哲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