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原则及路径优化探究

  • A-
  • A+
2024/01/08 14:23

严博文

【内容摘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全媒体时代,这一基本规律的实践逻辑更是集中体现为网络逻辑。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现代环境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正面临巨大挑战。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需要运用新思维、新方法处理好价值立场的不变与实施方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凝聚传播合力、坚定正确立场、把握传统文化中明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作用,在立体化、体系化格局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全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原则;路径优化

由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虚拟世界信息环境,是决定人们认知和态度的重要外部环境世界,现代人生活在其中,基本上把所处环境的工作委托给了大众媒介,尤其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现代环境中,网络信息技术平台更是塑造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很多问题“因网而真,因网而聚,因网而乱”。而产生于革命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依赖报纸与“口口相传”,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传播实践的再造,以及“Z 世代”大学生成为当前大学校园的主力军,这套独特的经验和做法逐渐面临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技术介质,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与有效性,在国内外重大事件中,亟须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功能,运用互联网传播工具,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达成。

一、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一)内涵厘清

网络技术的发展重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传播载体以及传播效果,并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的重要变量,在算法技术、虚拟现实、数字生存、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以独特的舆论导向、社会动员、教育培养以及知识传播功能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使命、能力和作用的总合。不同于偏重于“教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何在网络进行传播,对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具有积极独特的作用与影响,即运用互联网传播工具,“以思想观念、政治的、道德的内容为核心,由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进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收、认同与内化。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必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契合大学生特征,辩证看待机遇与挑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实效。

(二)机遇:全媒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有效达成

作为新媒体的关键特征之一,网络本质上是以某种形式彼此相联系的客体集合体,文字、图像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重新中介化,结合全媒体带来的分布式、非线性传播,在虚拟与现实、时间与空间交织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大规模分享、多向度流动,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度、温度与深度的整体跃升。

1.全过程传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效度全媒体带来的革命性不仅来自于普通人也具备创造内容的能力,更在于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内容的新能力。随着移动技术的普及,在诸如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场域,当网络传播发生时,时间与空间错位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出数量惊人的传播,远距离即时聚焦、密集教育内容展现以及教育过程实时交互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互联网场域持续推送各类正能量信息,针对“党的二十大”等时政热点,“专家解读”“评论文章”等海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汇集,经互联网延伸到微信公众号、学习类 App、网络直播教学等各类新兴媒体平台之中,既拓展了课堂范围,大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弹幕”“线上对话”等进行全程互动式交流,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全程、全方位展示和呈现,为凝聚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共识与价值认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率......(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3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微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BKS17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编辑、法学硕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