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基于网络舆情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 A-
  • A+
2024/01/02 10:18

朱转云  史献芝

【内容摘要】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本文认为,从教育模式、教育环境和教育效果三个向度来看,网络舆情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或隐或显的挑战。基于网络舆情的“实然”境况,重塑教育者在网络话语权利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向的基本着力点。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向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众或个人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综合。随着“互联网 +”、Web3.0 时代来临,信息传播技术为网络舆情提供了技术条件,网络舆情是全社会舆情体系的延伸,也是社会舆情最容易爆发的领域之一。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对各种公共性事务所积累的情绪、态度、看法和意见的总和,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并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系统地分析基于网络舆情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网络舆情引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据统计,2020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 9.8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70.4%,其中手机网民占比 99.7%;大学生占总网民总数的 21%,

人数排在调查群体的首位。近年来,随着以多元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普及,如微信、微博、移动学习等逐渐推广应用,不但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需求,还使其拥有了“网络话语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校园内外之间的沟通消除了传统的“物理障碍”。大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总体数量、网络使用频率、情绪特征、网络表达意愿等因素,为他们成为网络舆论主体提供了前提,而校园网络舆情也正是在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表达个人观点、宣泄情绪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大学生作为拥有独立思维和个性鲜明的群体,对于所见所闻有着属于自己的见地。由于网络信息具有超大容量、传播快速、个性化或情绪化等特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观点或舆情,这些观点或舆情势必会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政治立场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和空间。

从网络舆情引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实施路径来看,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还存在多要素的耦合,要素的耦合决定了两者存在很强的一致性。

(一)对象的耦合性

如前文所述,大学生既是网络舆情的重要受众,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客体,是兼具两个“场域”身份的复杂角色: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又是网络舆情中参与度最高、表现最积极的主流群体。研究发现,95% 的大学生认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是网络,70% 的大学生愿意发表各种网络评论。与参与线下社会舆论相比,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网络虚拟世界介入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作为全新的交流对话模式,网络舆情将信息传播由静态单向转变为动态双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沟通障碍逐渐打破,交互性沟通明显增多,信息传递有效性显著增强。此时,教育者和受教者双方良性的对话机制逐步形成,主客体的价值实现得以满足,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本质的回归。

(二)内容的耦合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主要是民众对现实社会中的不同现象与热点问题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集合,民众在网络空间对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发表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了舆情的主要内容。如对与我国相关的时事政治的看法、对国内热点新闻的评论、对校园管理制度或与自身利益相关事件的看法等,高校网络舆情实际上体现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政治倾向。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与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加上互联网络的匿名性与虚拟性等特性,导致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迅速、管控难度大。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其主要内容与大学生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内容具有很强的重叠性......(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2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6 年度课题“基于有效沟通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究”(项目编号:B-a/2016/01/15)、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建设环境下高校师德建设机制探究”(项目编号:GJS-XKT1814)、2022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融合的机制与路径探究”(项目编号:2022SJYB0123)、“自媒体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 项目编号:JG01819JX11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朱转云系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副研究员;史献芝系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