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科幻电影的“中国想象”与中国文化原型的现代转换

  • A-
  • A+
2023/12/18 16:22

陈旭光

【内容摘要】中国科幻电影寄托了国人的殷切期待。科幻电影既要表达宇宙存亡忧虑、人类生存与未来可能面临的灾难、地球拯救等超越性的终极问题,也要表达亲情、爱情等情感伦理。科幻电影一方面要追求跨文化的超越性,同时也要认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拼贴性。无论是小众化的、软科幻式的科幻电影,还是大众化、合家欢、重工业型的科幻大片,都有一个重构神话原型、表达中国想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

【关键词】科幻电影;中国想象;文化原型;现代转化

因为《流浪地球》的科幻热潮来袭,关于“科幻电影元年”“科幻电影大片”“想象力消费”等热点话题也随之而起。中国科幻电影集聚了很多国人的殷殷期待。国家也非常重视, 2020 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的动力源,给科幻电影创作者以信心与鼓励。但遗憾的是,随后的《上海堡垒》以及近期的《外太空的莫扎特》等影片却差强人意。而《折叠城市》《宇宙探索编辑部》《三体》等国产科幻影片虽然也都陆续进入科幻迷们的期待之中,却“风声大雨点小”,千呼万唤不出来。

在中国科幻的再次落寞中,根据美国科幻巨著改编的科幻大片《沙丘》挟赫赫威名来到中国。笔者本来期待这部电影能够带来科幻电影观影的新高潮,甚至可以反向推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但遗憾的是,上映之后口碑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其中究竟是文化语境的差异,还是想象方式的不同,类似《沙丘》的创作路径是否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方向?本文将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独行月球》等与美国科幻大片《沙丘》进行分析比较,因之而思考中国科幻电影如何发展,探索中国科幻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表达中国想象、如何重构中国文化原型等问题。

一、《流浪地球》:引领中国科幻电影的“头部”大片

《流浪地球》成功的意义不必赘述,而其文化意义则更为发人深省。笔者曾经评价《流浪地球》的巨大成功可能意味着一个不同以往的新型观众的新时代来临,它也许意味着,“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思维、想象已经走出了一般我们认为的中国人的性格和思维模式,走出了奠定国人文化性格的先师孔夫子式的坚执于现世、世俗、感性、经验的一面,青年人有了更多超验性的情怀、有了更大的想象力空间。换一句话说,时至今日,‘忧天’的‘杞人’,‘逐日’的‘夸父’,向往、玄思‘彼岸世界’‘超验世界’的人多起来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不再是‘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的经验主义式人生态度。这些新人,无疑是《流浪地球》以及未来科幻电影的主力受众”。因为作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化样式,科幻片是典型的对民族共同文化、潜意识的表达,是我们族群世世代代“沉淀”、传承或压抑的国族记忆、文化原型的想象式、“欲望化”表达和“现代转换”。

《流浪地球》引领了一个“想象力消费”的时代,属于“重工业”科幻电影大片。它有美国科幻类型大片的明显印记,但也不完全是美国“科幻太空片”的外观,还有前苏联重工业生产外观,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科幻电影应该具备的普世性价值观。

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后引进中国的好莱坞科幻大片培养了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流浪地球》的观众。电影在父子冲突、父亲牺牲、儿子(英雄)成长救护亲人的情节模式和超越血缘的家庭关系、人物关系等方面,都颇具好莱坞主题特色。当然,这样的情节模式和人物关系具有人类共通性。

《流浪地球》的视听冲击奇观化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好莱坞化”。影片有着大量的灾难场景、“末日景观”。冰天雪地、沦陷崩塌的地表灾难之于《后天》《2012》等灾难电影、太空场景之于《2001 太空漫游》《星际穿越》《火星营救》等太空片,我们能看到大量的“似曾相识”。就此而言,影片大体上是一部美式科幻大片或者是灾难片与科幻电影的类型叠合。正是这种科幻、灾难奇观、视听冲击、高度工业化的成就等,吸引了以青年为主体,并辐射到中年和少年的大量观众,才成就了《流浪地球》的超高票房和舆情......(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1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8ZD13)的阶段性成果,系北京市文联文学艺术创作扶持计划专项资金项目。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 学者”特聘教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