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新时代新闻评论栏目播音语态研究浅析

—以中国教育电视台《e 视界》为例

  • A-
  • A+
2023/12/18 16:17

周仁杰  荆慕瑶  赵  璐  田博琳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国教育电视台《e 视界》新闻杂志栏目为研究对象,从表达者、交流者、提问者、搜集者四个维度,剖析了主持人的播音语态在新闻节目中的呈现方式以及对节目传播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新闻评论;播音语态;主持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e 视界》是中国教育电视台 2015 年初推出的全媒体新闻杂志栏目,栏目以“环球视野、教育视角”为宗旨,“全媒体、全直播、全互动”为手段,融合新闻评论、新闻调查、新闻访谈等多类型呈现方式,聚焦环球新闻热点。主持人在《e 视界》栏目中担当重要作用,既要推进栏目进程,还要让栏目呈现出深度、温度和力度。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需要成为节目的“表达者”、嘉宾的“交流者”、连线的“提问者”和信息的“搜集者”。

一、节目的“表达者”《e 视界》使用了一种全新语态。这种语态不止包含浅显、非书面化的语言,还有一种松弛及夹叙夹议的表达状态。直播时主持人会多次面对镜头说话,讲述新闻、发表评论。受众感受到的主持人状态,不仅是在播报信息,更像是面对面地与他们进行直接交流。这种与受众的平视交流有时候会长达 1 分钟以上,就像和受众一起交流探讨,进而达成共识。从传播角度来看,《e 视界》的主持人应该是一位“表达者”。

(一)节目内容的表达《e 视界》的主持人没有提词器,即使单独对镜头说上很长时间,他们也需要做到流畅表达。这就要求主持人把几十页文稿以及背景真正读透弄懂,把文稿内容变成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美国广播公司(ABC)《今夜世界报道》(WorldNews Tonight)主播彼得·詹宁斯曾说过:“我痛恨那些只会念稿子的主持人。如果人们只称呼我为主持人,我会觉得有一些被冒犯。我首先不是一个主持人,而是一个编辑。或者说,是一个主播(anchor), 而不是一个主持人(host)。”这也正是《e 视界》主持人一致的追求。

要做到流畅地把内容“说出来”,就需要主持人自己对编辑提供的节目文稿内容再加工,努力把所有内容用观众熟悉的语言加以表达。一般来说,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允许主持人进行自由转换,不必拘泥于编辑提前拟好的文稿,这样的传播效果更好。但涉及时政内容时,就必须保证说出的内容要百分百准确,这种情况下,低下头边看稿子边说,也会显得十分自然。

(二)个人共情的表达

主持人独自对镜头表达时,共情显得特别重要。只有真正深入理解并吃透内容,才能达到和观众共情。如轰动一时的“江歌案”,2022 年 1 月 10 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判决被告刘鑫向江歌母亲赔偿 69 万元。主持人在当晚节目中报道该判决时,就以“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从 2016 年就开始关注江歌案,但是我们还是很难真正体会一个失去女儿的母亲她内心的痛苦”来开场,在转述判决书内容时也总结道:“这是一份充满温情的判决。”这些话与观众产生了充分的情感共鸣。

要做到共情,除了内容和用词贴切,还要求主持人表达时做到“眼里有人”。主持人虽然直接面对的是镜头,但必须时刻记住,镜头背后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受众。受众通过屏幕感受到的是主持人有温度的表达,这样主持人和受众就容易达到同频共振。

(三)媒体态度的表达

当主持人在节目中讲述时,既传递信息,也表明态度,两者是无法清晰分割的。主持人不是简单提供信息和背景,而是综合的表达。单就字面来看只是信息表达,但在表达时就要综合加工。在传递信息和背景后还要表明态度,这就是常说的“夹叙夹议”,这是《e 视界》主持人的基本功。

《e 视界》栏目时长 45 分钟,每期一般会讨论三到四个主要新闻话题,多数话题有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是话题开始时的“破局”。引出话题时,主持人在陈述中需要有内容、有背景、有态度。如在报道某地“拖欠教师工资”话题时,需先说进展再说问题,主持人表达“某地拖欠教师工资事件,在教师节前暂时得到解决,但调查发现,还有一些地方的教师吐槽不能按时拿到工资,甚至需要讨要工资”。其次是话题结束时的总结。话题结束时要让总结出彩,就要在深度、精度以及专业度下功夫。如总结“体育场馆建设要避免高大上”话题时,一方面要指出多渠道改扩建更多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另一方面要指出推动更多的场馆向公众开放。这样的表达就让总结既有深度也有态度。在总结时,主持人合理使用一些感性语句,能够达到共情的特殊效果。如七夕节总结嘉宾观点时,主持人就温情地说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当青丝变成白发,依然相看两不厌,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爱情最美的样子。”这样的表达让观众既感到温暖,也容易引发他们的深思。

由于该栏目探讨的很多话题都有较高的专业性,因此主持人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个人学识,避免出现不专业的内容表达。总之主持人在构思表达时需要入脑、入心,这样才能让观众入耳,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1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作者均系中国教育电视台主持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