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智能传播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调适、方法重构与制度创新

  • A-
  • A+
2023/11/20 15:47

许加彪

【内容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使新闻传播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前智能时代,专业化的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以工业印刷为生产基础,流水线式的新闻生产成为新闻人才素养与技能的物质前提。智能时代的技术装置颠覆了既往新闻传播的生产、传播与接收型态,使其不断向私人化、个性化、定制化等非流水线特征转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传播事业支撑,为了迎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业的整体变迁,新闻传播教育亟须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应用场景等层面寻求重构,将产业应用和技术规训纳入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同时,还应该积极寻求新闻传播教育制度层面的守正与创新之道,于变与不变之中完成新闻传播教育在目标、方法与制度层面的系统创新。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智能传播;制度创新

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实践各个环节的强力嵌入,使得新闻生产流程进入全面智能化阶段。无论是新闻线索提供与新闻选题拟定,还是新闻稿件写作与新闻文本传播,作为全新的技术装置,智能技术都在持续完成新闻生产的全链条耦合与渗透。新技术裹挟的生产与实践逻辑对传统新闻传播理念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智能传播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在技术震荡中完成自身的目标调适、方法重构与制度创新,重塑新闻传播教育的生态格局,以适应智能传播时代的技术更迭与理念变革。

一、前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

郭 庆光教授认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开发应用性的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与实践之间的强联系,使我们在关注新闻传播教育的同时,必须密切把握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从新闻传播业发展史来看,现代新闻传播业首先在欧美等地兴起,中国属于后进国家,却在域外新闻传播业的引进、吸收中开辟出了另类路径,在文章报国和文人论政的中国传统中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相应地,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在域外影响和本土滋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一)前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业的技术逻辑

复制是前智能时代域外新闻传播业发展的技术逻辑。广义的前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业内涵极为广泛,有学者以 15 世纪活字印刷术发明为界限,将活字印刷术之前的新闻传播业看作是以手抄为主要手段、有明显生产边界和有限传播范围的“专属传播网络”;而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新闻传播业逐渐由“专属传播网络”演变为市场机制,新闻传播业作为独立的业态才正式形成,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技术逻辑下的前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业,图书、报纸的大规模生产来自于“复制”,电视、广播发射通过发射和千家万户的接收,是更加迅速的高效率复制。正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们所说的那样,工业技术逻辑下的新闻传播业具有典型的标准化、齐一化、程式化的特点。

(二)前智能时代本土新闻传播业的社会定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张季鸾在《大公报》发刊词中提出了“四不主义”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其意在表明新闻客观、独立、服务公众的专业意识与专业精神,被看作是中国本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初步形成。然而,在山河破碎、救亡图存的近代中国,文章报国成为中国报人的必然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宣传工作成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媒体成为社会动员的重要介质,被赋予了“党的喉舌”的重要使命并延续至今,奠定了中国新闻传播业政治功能、意识形态服务功能。从改革开放到 21 世纪初,中国新闻传播业也在不断进行探索性改革及创新,李良荣将其概括为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产生的结果对中国新闻传播业中新闻媒体的功能、新闻媒体的性质及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等定位产生了重要影响。整体上来看,中国本土新闻传播业逐渐成为以事业性为根本,向社会传播多样化信息、具有服务公众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标准的行业。中国新闻传播业虽然引进自西方,却在本土土壤环境的培植下形成了与西方新闻传播业不同的产业景象。鉴于新闻传播业的实践属性,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也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

(三)双重影响下的前智能时代本土新闻传播教育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旗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在 1983 年和 1994 年召开的两次新闻教育工作会议的推动下,截至 1999 年全国共有新闻学专业点 48 个。在 1998 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中,新闻学类一级目录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摄影、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尽管部分院校试图探索“文理融合”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思路,但如何形成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待解决的难题。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设置,旨在充分遵循教育规律和新闻传播学规律,着重夯实学生的业务能力............(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6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本文系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传媒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实践能力构成与多元协同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YJSZG202304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