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传媒研究 >正文
生成式 AI 浪潮下平台型媒体的迭代升级与认知争夺版图的扩展

  • A-
  • A+
2023/10/16 15:13

喻国明  王水宁

【内容摘要】在生成式 AI 浪潮席卷下,平台型媒体的迭代升级以及对于认知版图的扩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分析了不同发展阶段平台型媒体的不同特性,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平台基于自身的功能与价值可供性对于人们社会认知图式的影响及深化其对于人们认知层次的竞争。认为,生成式 AI 平台型媒体上的认知竞争不同于以往平台是对于信息、观点和态度的竞争,而是关于思维模式和价值准则的争夺。未来生成式 AI 下的认知竞争的本质是占有并调用人们更多的认知资源,从而结构性地规定着人们行为的边界。

【关键词】生成式 AI;平台型媒体;可供性;认知争夺

一、平台型媒体:资源整合、功能可供的生态级承载平台

平台型媒体 (Platisher) 是由平台 (Platform) 和出版者 (Publisher) 两个词合并而成的全新词汇。近年来平台型媒体研究火热,但目前关于平台型媒体的概念界定并未统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体形成了三类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内容为导向,认为平台型媒体主要负责新闻生产与内容聚合,是兼顾媒体的专业编辑权威性和面向用户平台所特有开放性的数字内容实体;第二种观点从平台型媒体分类出发,将平台型媒体分为单一和综合的平台型媒体,综合性平台型媒体除了提供信息之外还提供综合性、跨界的媒体服务;第三种从技术视角出发,认为平台型媒体是越来越具有媒体特性的科技或互联网公司,虽然对概念的界定并未统一,但是学界普遍认为平台型媒体以用户为价值导向,是顺应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将成为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我们认为,平台型媒体有三个特征:资源整合型平台、功能型平台、生态型平台。“良性的”平台型媒体的操作要点是:“打造一个吸引和掌握着海量流量的开放平台”,“构建新型的信息节点及节点集群”,并且政府的角色“应从传播机构的管理者转变为社会传播生态的共建者”。平台型媒体将是未来媒介融合和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新闻业在分发和商业模式上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变革阶段。在第一阶段,新闻机构纷纷尝试将印刷产品迁移到互联网上;在第二阶段,宽带和 Web2.0 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多媒体出版形式,新闻的互动性大为增强;在当下第三阶段中,手机对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力,让 Facebook、Google、微博、微信等科技公司运营的互联网平台迅速抢占了受众和广告场,新闻消费开始从大规模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新闻机构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生产流程和组织结构等问题以谋求生存。格里克等人认为,建设平台型媒体从实践主体上看,主要有内容出版型媒体(Publisher)建设开放平台和开放性科技平台(Platform)提供新闻内容两条路径可走,并希望有一个理想的内容出版型媒体和平台二者相向而行的方案,在充分发挥二者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实现新闻内容生产与互联网新技术的融合。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以传统纸媒为代表的内容出版型媒体因技术壁垒、组织方式、用户习惯等原因很难自建拥有海量用户的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平台;另一方面,科技平台公司虽在实际操作中与内容出版型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合作,但不平等的地位让二者始终貌合神离,甚至渐行渐远。

在信息超载时代,内容产品的媒体行业所遇到的问题不再是内容信息的不足以及个体信息生产的困难,充分利用每一个信息共享已经成为可能,并形成了一种高效率、分布式、低成本的内容生产模式。而真正的困难是如何做到与用户需求进行合理、精确的匹配。所以,原始信息传播的门槛大幅降低,在竞争环境激烈的条件下,以往仅以单一信息流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媒体发展必然会受到严峻挑战。目前,同质化、碎片化、过载的信息对于受众的吸引力持续减弱,基于平台内容的深度开发将是平台型媒体价值创造的重要战场。按照内容产品的开发程度,可以分为核心产品和衍生产品。在核心产品的开发上,平台型媒体主要充当的角色是内容素材定制商,根据社会组织和个人对于信息需求的不同,将平台上的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加工,形成面向社会与受众的定制性内容素材包,包括社区生活信息服务、行业信息实时聚合服务等产品形态。这实际上是通过对海量信息的重新秩序化,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做到信息资源的精确匹配。这一模式近似于内容聚合型网站对于新闻信息的聚合。平台内容信息流的丰富程度和精确程度将是核心产品的盈利基点,而衍生产品的开发更为复杂,同时附加价值也更高。平台型媒体集聚了海量的用户生产信息,也留有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体量巨大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为平台型媒体进行深度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数据收集、管理、挖掘成本上的优势是平台型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作者喻国明系教育部“长 江 学 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水宁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