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融媒时代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 发展路径探究

  • A-
  • A+
2023/07/14 16:34

王巧至  钟越

【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分析了 当下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通过总结过往经验、分析当下环境,对融媒时代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 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融媒时代;纪录片;国际传播;受众意识;平台建设

纪录片因自身所独具的真实性、思想性、文献性、 揭秘性以及艺术审美、文献典藏和国际传播与文化 传承等价值,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国际传播的文化 载体。多年以来,受“文明冲突论”等理论的影响, 西方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存在一定的误解。近些年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是国际影响力和在国 际中获得的评价与之并不匹配,国际话语权“失语” 的现象一直存在。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国际话语权“失 语”问题,努力扭转国家形象构建目前陷入的被动 局面,我国以多种形式采取了多项措施,优秀纪录 片的创作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进入 21 世纪第二个 十年后,融媒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 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融媒时代,互联网科技和媒体 融合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并在国际交往与对外交流 中承担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形象塑造和价 值体系传播的重要文化载体,我国传统纪录片的创 作和传播面临巨大挑战。

 一、中国纪录片对外传播价值体现 

(一)助力国家形象多维塑造 

纪录片是展现真实人物故事的艺术形式,它的 本质就是真实。而建构国家形象和传播的前提就是 客观真实,这与纪录片的本质不谋而合,因此纪录 片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又因其具有一定艺 术化的表现手法,能够更加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 传递中国声音,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强,受众接受度、 认可度也更高。此外,目前我国纪录片题材覆盖领 域愈发广泛,比如《一带一路》通过沿线百姓生活 细节反映贸易互惠的中国形象,《柴米油盐之上》 通过记录基层干部扶贫工作展示以民为本的中国形 象,《航拍中国》以独特视角记录地大物博的中国 形象,《如果国宝会说话》用生动语言描摹底蕴深厚的中国形象……不同题材、视角,或叙事宏大或 娓娓道来,有助于塑造更加立体、多维的中国形象。

 (二)推动价值观念对外传播 

现如今,国家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整个地球逐渐 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交流不只会带来各方面的 丰富,也会带来一些共同的、全球性的问题,这些 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以及解决方法。 中国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休戚与共” 的观念外,我们其实还有很多贡献世界的价值观, 比如“公平”。在孔子的观念中,“公平”就是说 要各得其所。这一点如运用在国际社会比如碳减排 等相关政策中,就能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按照 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但又必须承担的责任。 

从“天下大同”到“天下合一”,这些都是可 以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观念,是真正能够体现出 我们是心怀全人类的。但我国对外传播的很多价值 观念依旧不被认可,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国家充满偏 见和敌意的歪曲,另一方面还因为文化背景不同造 成的理解困难。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很容易根据 自己固有的、已接受的标准去评判其他的外来文化, 从而形成误解甚至是抵触的现象。虽然有大量学者 研究、比较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也形成了很多严谨、 专业的学术性文章,但是对于普通受众来说这些较 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接触到。而娱乐性较 强的电视剧、电影虚构成分相对较多,对我国传统 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形成背景介绍大多不够客观科学。 因此,纪录片以其较强的纪实性、真实性能够更好 地还原文化、价值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地域背景, 从而帮助受众理解和接受。纪录片常用的解说和同 期声穿插使用的形式也使其内容更加完整,相比论 述、科普类文章更具趣味性,相比电影、电视剧更 具知识性......

(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见《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4期,本刊已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学术数据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