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怎么开始Gap Day了

  • A-
  • A+
2023/05/10 18:11

近日

在年轻人的社交平台

一个很新的生活概念

“Gap Day”

受到追捧


"今天Gap Day了,只学了3小时。"

"从早忙到晚连轴转那么多天,终于有一个gap day好幸福!


 Gap Day

其实是对舶来词

“Gap Year”的再创造

Gap Year即间隔年、空档年

指青少年在升学或工作前

一年的休整时间

而Gap Day

最初是由一位小红书博主

在发布的日常状态中提出的

她将自己当天开始休息到

第二天开始学习的

一小段时间称为gap

并称这样已经很奢侈了

引起广泛共鸣

 此后 在网友的加工下

还衍生出"Gap Hour"

"Gap Minute(s)"

甚至"Gap Second"

等“逐渐离谱”的词汇

 有媒体对Gap Day

下了定义:

“在忙碌中挤出一天求得松弛,

甚至是在以时分秒为单位的

时间维度中想获得短暂的放空。” 

有人说

这么看来

Gap Day

不就是对“摆烂”“摸鱼”

另一种表述方式吗

但不少网友表示

与“摆烂”“摸鱼”相比

自己更喜欢Gap Day

因为它听起来似乎更积极


”摆烂” 等词常常带着一种

“破罐子破摔”的消极

而Gap Day则意味着

短暂的修整后

攒足力气继续“升级打怪”


“我躺了,但又没完全躺”


对于Gap Day的流行

红网 评论表示:

“Gap”积极意义的内涵

正好满足人们

消解娱乐负罪感的需求

休息正当需回归

严肃的生活需要乐子 需要随性

休息时间本就是生活的“暂停模式”

请不要再将其置于功绩考核体系下

让这难得的半日闲

还要接受意义的衡量

生活需要得以停歇的间隙


凤凰网 评论表示:

与其说Gap Day 

是一种略显荒谬的自我和解

不如说它反映的是个体与外部体系的博弈

在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

实现某种精神胜利

但或许穿越重重争辩的罗生门

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放松并不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认可休息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不再对休息感到负罪


网易 评论表示: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

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既满足了固有的职业期望

又可以享受清闲自由的时间

促进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与成长

从而真正呈现出

积极的价值观和特殊优势


你怎么看待“Gap Day”?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 | 育见新闻综合自红网、凤凰网、网易、小红书等

编辑 | 牛迪

责编 | 晓平

审核 | 王萌 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