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东营职业学院院长李延成分享党的20大专题读书班学习体会

  • A-
  • A+
2022/12/19 16:15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网     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职业学院院长   李延成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总书记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创新成果。通过读原文、悟原理,专题交流研讨等方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对步入新时代以来10年我们党和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振奋和自豪,对今后5年乃至15年的发展目标充满信心,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重要意义、本质和内涵等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系统、全面的理解,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一是彰显着伟大民族精神,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彰显中华文明独特基因和鲜明民族特色,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

二是彰显着伟大时代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深入回答时代之问,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主动。新时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以自立自信、守正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新时代得到淬炼和升华。

三是彰显着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这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和把握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二、对“三新”思想的历史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30年是我们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的新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分别针对创新不足、发展不平衡、发展不环保、开放瓶颈、收入不平衡等五大问题引申出来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最后落脚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这不是应对中西方博弈的应急之策,而是战略之举,不是简单的物流体系,而是制度体系,即全面构建现代化经济体。未来五年是中西方博弈的关键期,不能遏制中国发展,西方将失去主导全球的战略地位,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会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问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转变,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三、坚持“四高”工作原则 ,创新实干争一流,为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高点定位、高端谋划、高位推进、高新突破的“四高”原则是我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不断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实现六个争一流、走在前的奋斗目标所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这“四高”原则也是我们今后谋划工作、攻坚克难、争创一流应该遵循的工作原则和方法。东营职业学院作为东营市政府举办的地方高校,理应在现代化强市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东营职业学院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走过了从省优质校到国家骨干校到全国“双高”校辉煌历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面积累很多宝贵的经验。在迈向现代化强市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围绕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我们要立足实际,重点突出“三个大”。

一是树立大人才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教育是人才之母,没有高质量的世界一流的教育,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就无法支持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大强调努力形成一个“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在20大分组讨论期间,习总书记特别关心关注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广西汽车集团郑志明的具体情况,并强调,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一定要看实际贡献,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人都值得尊敬。我们要思考和研究怎么去培养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个才是重要的。我们要加大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和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尚,

二是要树立大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不仅具有教育性,而且具有突出的经济性、社会性、地域性、职业性、终身性等特点。“教育不与职业相结合,百业之不进步”,仅靠教育界是难以办好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支持。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在1926年就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思想,提倡在小学就要进行职业陶冶,中学要进行职业指导,高中开始进行职业准备,就业后还要进行职业再补习、再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保罗·朗格朗说:“教育在抽象的真空中是不能有效起作用的,必须与日常生活、职业生涯、政治、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产生强烈兴趣联系起来。”这是关系全局的教育观念问题。无论是哪一类教育,都要树立大教育观,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我们的孩子走向社会的那一刻,无一不是以职业人的身份亮相的。为此,要把职业教育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渗透到所有的教育类型中,我认为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三是立志做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党的20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今天,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青年正值青春勃发、激情洋溢的时期,需要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要始终践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努力做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一方面,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更磅礴的青春力量。(东营职业学院院长   李延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