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新华网北京4月7日电(宫晓倩)今天是第72个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宣传主题确定为“巩固全面小康,促进健康公平”。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世界卫生组织协办、新华网承办的“世界卫生日在线访谈活动”今天在京举行。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新华网的数十位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通全民健康覆盖“最后一公里”、实现健康公平的必由之路。近日,国新办发布了《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中国开展健康扶贫工程,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举措,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李斌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成员李斌在致辞时表示,通过党和国家以及上千万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努力,中国历史性地消除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全面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应保尽保、应签尽签、应治尽治,有效保障了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推进健康乡村建设,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临时代办乔建荣致辞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临时代办乔建荣表示,通过政府各部门持续不断努力来解决不公平的根源,并增加对初级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这是应对当下健康挑战和建设未来防范能力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期待着同中国加强合作,推动健康中国的全面实现,在全球卫生合作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公平的世界。
访谈现场
在访谈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汪四花,寻乌县项山村福中村乡村医生潘昌荷,就中国开展健康扶贫并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措施成效,以及基层故事等进行交流。
国家卫生健康委扶贫办主任、财务司司长何锦国
何锦国表示,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关键举措,通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农村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给看病及制度保障看病的目标任务。下一步,主要从三方面为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一是保持政策总体稳定,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二是优化政策供给,提升脱贫地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健全完善脱贫地区健康危险因素控制的长效机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
据悉,近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在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进行帮扶,这几年又更加强调了对口帮扶、“组团式”支援。郭燕红在访谈中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带领以及指导全国卫生系统,不断丰富支援形式,加大支援力度。通过对口帮扶、组织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开展县级医院医师骨干培养、组织国家级巡回医疗队、“组团式”援疆援藏,多错并举进行帮扶支援工作,在两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大力提高基层,特别是县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来自大医院和城市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基层、在农村地区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加深了对广大患者的职业责任感和积极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使命感,涌现出了一批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先进人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汪四花
作为健康扶贫一线优秀工作者的代表,汪四花以及潘昌荷分享了个人在基层健康扶贫中的故事。汪四花2016年受医院委派来到贵州黔东南台江县人民医院担任院长。面对医院亏损、人员匮乏、设施设备破旧,以及同事之间理念不一致等各种问题。汪四花与团队积极调研,制定“第一年有起色、第二年有一定成效、第三年有明显成效、第四年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第五年实现成为区域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县级综合医院”的五年发展规划,一方面提升技术,另一方面提高服务病人理念,改变当地老百姓的就医体验,提升医院口碑,慢慢把东部患者与服务对象的理念要传承到台江县人民医院。
寻乌县项山村福中村乡村医生潘昌荷
而乡村医生潘昌荷用行动演绎“医者仁心”。“以前山村里缺医少药、道路崎岖,生活质量差,有病需要到县医院去治疗,为了解决当地医疗问题,我把当地群众免费帮忙建起来的两间砖房当做卫生室,抓药、打针和看病都在这里进行,由于当地人民的经济条件比较艰苦,我几乎不收或者少收病人的看诊费用。”潘昌荷说。
“2016年村庄重新建了卫生室,环境条件、储备药物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培训村民养殖技术,大大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因病致贫的人在这几年已经全部脱贫。”潘昌荷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