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防疫科普大课堂 >正文
为什么安全距离设定为1米以上?专家:可防飞沫传播

  • A-
  • A+
2021/01/27 16:17     来源:长江日报

日前,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提醒:“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注意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为什么安全社交距离设定为1米以上?此外还有哪些注意事项?武汉市第一医院公共卫生处副主任彭燕琼解答:这主要是出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考虑。

隔开1米,降低传染风险

彭燕琼介绍,流感、结核病、新冠肺炎等诸多呼吸道传染病,都会经过空气进行传播。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是排出分泌物,就可能会喷出含有病毒的飞沫;易感者吸入含病毒的飞沫后,容易引发感染。因此,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越近、传染的风险就越大。

目前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大多数飞沫约在0.8~1米距离内降落到地面。另有文献认为,在非密闭场景中,距离超过1.8米,传染的风险变得较小。

因此,各类宣传科普和公共提示牌上建议,为预防新冠肺炎,市民要坚持戴口罩、减少聚集、在公共场合保持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是多远?1米以上、1.5米以上、1.8米以上这三个版本,都有一定道理。

除了戴口罩,还要勤洗手

飞沫喷出后,有些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有些则可能落到其他物体的表面。如果飞沫中含有病毒,就可能经过手部接触的渠道,传播给易感者。

因此,彭燕琼提醒市民,除了坚持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平时还要注意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流水和肥皂,将手指、手掌、手腕等处清洗到位。

市民外出时,可随身携带免洗手消,在饭前便后或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及时为手部消毒。

在没有对手部进行消毒前,不要触摸眼睛、鼻子、嘴唇。(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喻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