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推普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 A-
- A+
一、完善制度,统筹推进推普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西藏自治区结合实际,由教育厅、扶贫工作办公室、语委联合制定《西藏自治区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 案》,各地(市)、县(区)扶贫部门、教育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本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为我区“扶贫先扶智, 扶智先通语”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印发《关于深入落实推普脱贫攻坚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推普脱贫攻坚工作有关要求和具体计划。印发《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人人通”普通话推广培训总体方案
(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全区44个深度贫困县普通话普及率达到50%以上,初步具备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提升内部“造血”能力。此外,还联合自治区强基惠民活动办公室制定《关于驻村工作队协助教育部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方面的优势,大力推动基层推普脱贫工作。
二、深入调查,准确掌握推普脱贫科学数据
部署开展全区县域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工作,组织推普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对7个地(市)的74个县域进行摸排调查,共计完成调查样本29600个。各地(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不同的调查方案, 并对调查员进行市、县级层层培训。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员做足准备,对调查内容进行藏语和普通话双语翻译,保证调查工作顺利有效。部分区县还建立了调查工作问责机制,抓效率抓落实,在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完成。通过深入调查,基本摸清全区各县域普通话普及实时情况,为全国县域普通话普及分析提供了准确数据,为精准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完成“十三五”基本普及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西藏自治区开展全区普通话普及调查
三、把握重点,大力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切实发挥学校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扎实做好学校语言文字达标建设工作,促进各级各类学校语言文字达标建设工作稳步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整体形成一纵一横、相互交叉的层级管理网络
(一纵: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中层机构—语文教研组—其他各教研组—不同年龄段教师,一横: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少先队—各年级班主任—各班集体),从上到下、点面结合、分层负责、分工合作, 为推动语言文字达标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对各县和各地
(市)学校普通话水平未达标的教师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并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推普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与自治区“五个100%”教育目标及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工作紧密结合, 组织开展“中学生诗词大会”,调动全区广大师生积极性、主动性。
▲学校语言文字达标建设评估验收工作现场
四、拓宽视野,面向社会开展推普脱贫攻坚
深入全区各族群众,引导全社会参与到推普脱贫攻坚工作中, 切实深化“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理念。采用“小手拉大手”方式,学生做普通话小培训员教家长说普通话,并进行指导检查。深入了解、认真调查研究寺庙僧尼的普通话学习需求,举办寺庙僧尼普通话兴趣班,帮助他们掌握普通话。由党员、人大代表带头,开展群众学习双语教育,组织乡镇、村级干部、僧人代表、农牧民群众进行学习,召开“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讲会。结合本地语言特点编写适合于青壮年农牧
▲阿里地区“人人通”农牧民普通话培训教材
民培训、学习的双语教材和资料,免费发放给有学习需要的群众。组织送教团队赴各地开展普通话送教下乡活动,进行专题讲座、示范课引领、听课诊断、教研指导、规范汉字教学等。
五、丰富形式,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每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和横幅、发放学习手册、开展相关培训等方式积极做好推普宣传工作,注重将推普宣传范围从县域向乡镇和农牧区延伸。各地(市)、各单位、各学校以推普周为契机,紧紧围绕“说好普通话 迈进新时代”活动主题,广泛开展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举办“讲述扶贫故事展现行业风采”“传播正能量,提高教师幸福感”“我有一个梦想” 等主题演讲比赛,“颂党恩 跟党走 助力脱贫攻坚 创建文明城市”藏
汉文书法比赛,“啄木鸟行动”暨语言文字规范化整改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度强,为推普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供稿单位:西藏自治区国家语委办撰稿人:泽旺曲珍 段理成
▲阿里地区改则县进行语言文字工作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