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语通心相印

——贵州省安龙县易地搬迁新市民推普工作纪实

  • A-
  • A+
2020/12/24 12:24
       近两年来,安龙县脱贫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对近2万名易地搬迁群众实施“一城三区”的安置规划,确保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与此同时,安龙县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旅游产业化“五化”融合发展。为了让近2万新市民更快融入地区发展,安龙县招堤街道第一小学承担起针对新市民的普通话培训工作。学校选择新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新市民生活馆”“社区文娱活动”“经典诵读”“国学班”“移动小广播”等一系列活动,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打开新市民的视野,促进新市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中,助力脱贫攻坚。             

一、以活动为载体,让新市民融入新语境            

小手牵大手,学会普通话。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新市民大多来自边远山区,平时大部分使用苗语、布依语。这些新市民的子女进入学校都不太会说普通话。为此,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鼓励孩子们认真听,勇敢说。从尝试用不流畅的普通话朗读课文开始,到自信地朗读,直到能够流畅地用普通话交流,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学校还开展“移动小广播”“我与你对话”“讲大山里的事”等活动,让孩子们讲自己的学校生活,讲自己的家庭生活、社区生活, 讲我们的国家政策。在活动中,孩子们用心去讲普通话,体会普通话            

的魅力。学生还是连接家校的纽带,他们会带动家长学习普通话,向家长宣传党的政策,特别是党的扶贫政策。通过孩子的宣讲,家长了解到扶贫不是吃、拿、等、靠、要,而是在干部的帮扶下,借助当前的政策创业,提高生活能力,走上致富道路。语言通了,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陌生感,会对就业有很大帮助,生活上也会便利许多。            

▲安龙县招堤一小开展新市民安置区“小手牵大手”学说普通话活动            

创建安置区“生活馆”,让新市民聆听、感受普通话。新市民安置区主要聚居着苗族、布依族群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为了解决新市民思乡情愁,安龙县创建了新市民安置区“生活馆”,把具有苗族、布依族特色的物品,如八音坐唱,布衣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等,收藏其中。学校通过培养普通话小小解说员, 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民族,向世人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以此为契机,用旅游带动新市民的经济发展。            

社区开展文娱活动,让新市民开口讲普通话。新市民对安置区的生活充满新鲜感,对此,安龙县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社区活动来影响新市民,稳定其搬迁生活,用歌声唱响时代生活新篇            

同讲普通话                

携手进小康                

▲新市民搬迁安置区“生活馆”民族展馆部分展区            

章。如每逢节假日,开展“社区迎新春”“话端午”“唱山歌”“苗族斗鸟”等传统文娱活动,让新市民参与表演、观赏,要求全程都说普通话。用普通话编写的山歌歌词中写道:“做梦也没有想到,农村人变城市人。80岁学说普通话,开口说来汗水淌。”苗族、布依族老百姓把“卫生间”叫“茅屎”。话剧“找卫生间”讲述的是:某新市民上街到处找人问“茅屎”在哪里?人们都说不知道,憋得脸青时, 终于问着一人,才解决了因语言不通导致的麻烦。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贴近他们的生活,易接受,易学会。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讲好普通话。近两年,我校新增了许多新市民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大山深处,因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他们的语言也不同,有的连基本的地方方言都讲不太清楚,普通话就更说不好了。学校为了促进新市民学生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开展了许多活动,如“经典诵读”“小小百家讲堂”“义务解说员”“诗词大赛”“我是阅读王”“班级阅读社团”“国学班”“红领巾阅读社团”“快板”等。这些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了说普通话的氛围和语言环境,让这些孩子从阅读中接受语言的熏陶,从而敢说,愿说,喜欢说。            

▲2019年新市民安置区“迎新春”“七一建党”活动现场            

经过一年的训练,新市民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学校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稳住了民心,家长们看到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就觉得这个家搬得对、搬得好,促进了家庭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201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现场            

二、多措并举,展现推普成效            

同讲普通话                

携手进小康                

安龙招堤一小是一所百年老校,历来重视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工作,荣获“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少先队红领巾阅读示范学校”等称号;“畅游书海”社团荣获全国读书社团称号, 并获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等奖。2018年,我校参加黔西南州普通话助力脱贫攻坚“中华优秀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师生分别荣获三等奖。2019年5月,文利萍同学参加“我为祖国点赞” 演讲比赛,获得州、县二等奖;参加“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获省、州一等奖;2018年和2019年参加安龙县组织的“汉字听写”大赛,均获一等奖。我校为新市民们搭建学习、交流、沟通的普通话学习平台,让他们融入浓浓的读书氛围中。学校成立了“国学班”,利用魏敏“金州读书会”的资源,在安龙教育名人刘光书的指导下,开展中华优秀经典阅读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学校还利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契机,在全县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近5万人参加,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推普热潮。            

目前,新市民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交流沟通,完全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克服了语言交流的障碍,生活舒适幸福。这些举措, 为本地推普脱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供稿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招堤街道第一小学            

撰稿人: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