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门施良策推普脱贫惠侗乡

——三江县协同涉农部门开展推普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 A-
  • A+
2020/12/23 14:33

脱贫奔小康,推普来帮忙。为坚决打好打赢推普脱贫攻坚战, 帮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会普通话、提高外出就业能力,自今年4月份以来,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加快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将普通话教学课程纳入县扶贫办、人社局、脱贫攻坚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面向农村、农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各级各类培训平台、各项职业技能或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中,与全县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有序推进推普脱贫攻坚工作。系列培训覆盖广、持续久,涉及农户种类多样。目前,推普脱贫培训活动遍及家家户户,全县推普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推普活动得到人民网、《语言文字报》、柳州市教育局官网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一、推普送教到村村寨寨,助力促农增收            

根据《关于开展三江县2020年“雨露计划”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相关工作的通知》(三扶办发〔2020〕9号)精神,5月27日,三江县语委办利用县扶贫办与老堡乡政府组织实施办班的机会,带上授课老师在崎岖的山路上驱车两个小时,来到海拔1448米的白文村举办“推普脱贫”培训班,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40多人参加学习。白文村全村居住区和耕作区位于大山中,耕地全部分布在山上无规则的零散小地块上,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全村共33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6户,主要是侗族和瑶族,老人、儿童占            

比大,年轻劳动力相对缺乏。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有些年轻劳动力很少去县城,有的甚至还没去过一次。当看到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时,授课老师早已抛下乘车的疲劳,马上组织教学活动,并让学员很快进入教学情境。            

▲三江县语委办在老堡乡白文村举办“推普脱贫”培训班            

瞧!害羞的小伙子、腼腆的阿嫂,还有不敢发声的阿叔阿婶, 在授课老师的积极调动下,不再顾虑,鼓起勇气,按照提示用普通话简单地介绍自己,声音也越来越大。不知不觉就到下课时间了,接下来是县扶贫办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油茶种植)课。可村民手里仍拿着普通话学习手册,意犹未尽地练习朗读。不难看出,本次活动已然培养了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培训交流中,一位皮肤黝黑、由害羞变得自信的小伙子开心地说:“学会了普通话,以后我外出务工就敢开口说话,找工作就不会那么难了!”目前,在扶贫后盾单位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和带动下,白文村正在发展壮大。相信学好了普通话,村民的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上面的培训场景在多个村寨出现。三江县语委办不仅到深山小            

寨组织推普送教,而且到沿河大寨等少数民族村寨组织推普送教。            

5月29日,在三江县洋溪乡信洞村村部会议室里,5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跟随授课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一句一句地学说意思完整、句式简单的实用普通话,可谓热火朝天。            

信洞村位于洋溪乡境内东北部,距三江县城45公里,共有551户2204人,主要以侗族为主,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5户1080人。为更好地调动村民的学习积极性,县语委办结合农村实际,在培训中创新激励方式,以盐巴、洗洁精为奖品来激发村民的学习热情。三江县侗族刺绣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村民们的话来说,学好了普通话,能更方便地向外地游客推介本地美丽的侗族刺绣、侗帕、侗锦,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三江县语委办在洋溪乡信洞村开展“推普脱贫”培训, 学员们热火朝天地学习            

二、推普培育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三江县涉农部门围绕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加大本县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开办            

了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而普通话培训恰好可以与之同步。            

推普贯穿“人人通”培训。为做好“人人通”推普脱贫工作, 三江县语委办与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管理办公室于5月份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三江县驻村工作队推普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并由县语委办出资负责制作170条横幅和170条宣传标语,分发给全县170个行政村开展推普培训活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在承担推普“人人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组织贫困群众特别是青壮年贫困群众开展普通话专题培训。            

在“两办”的督促下,全县各乡镇纷纷办起了“人人通”推普脱贫培训班。据丹洲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分队长黄毅华介绍: 自今年5月份以来,丹洲镇通过结合群众大会、各村屯行政例会、村屯宣讲等各种途径,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人人通”学习培训活动, 全镇80%的居民均积极参加普通话学习。丹洲镇享有“自治区生态乡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人人通”培训,有效提高本镇人口的普通话水平,助推丹洲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推普融入农民画创作平台。5月16日,三江县语委办瞄准柳州画院、柳州美术馆到三江县举办为期3天的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农民画创作提高班的契机,组织举办三江县2020年“推普脱贫”第一期培训班,突破了因新冠肺炎带来不利影响而迟迟未敢办班的局面。将普通话教学纳入农民画创作培训平台,让学员通过学习,都能不同程            

度地提高普通话交流沟通能力,从而促进三江农民画的对外销售。随着三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也日益增多,而早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三江农民画也畅销海内外。培训中,当授课老师问学习普通话能带来什么好处时,60岁的农民画作者彭爷爷回答说:“我要认真学习普通话,更好地向外地游客推销我的农民画作品,让家里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            

推普纳入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三江县涉农部门开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有种养培训、中式面点师培训、            

▲三江县语委办组织举办2020年“推普脱贫”第一期培训班            

▲培训班学员在南站社区举办的竹簸箕与手提篮编织“职业技能+普通话” 培训班中学习            

中式烹调师培训、保育员培训等。参训学员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户、残疾人(弱劳动力),其中大多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青壮年。为调动学员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授课教师将普通话教学巧妙地嵌入职业技能培训,使学员感受到普通话学习原来也可以如此有趣。比如,在三江南站社区举办的中式面点师“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竹簸箕与手提篮编织“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中,学员学习得十分投入,完全超出授课老师的预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目前,三江县在各类推普活动中已发放推普宣传手册近一万份、推普学习小奖品一万份,覆盖全部参加推普学习人群。随着三江县推普脱贫培训班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已从听不懂普通话、不敢说普通话到主动学普通话、大胆说普通话,学习热情日益提升。普通话真正为贫困户带来了实惠。此项工作,始终得到了市语委、市教育局以及县领导、县教育局主要领导的大力指导和关心帮助。相信三江县的推普工作必将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供稿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语委办            

撰稿人:杨艳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