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情多措并举推普脱贫彰显特色

——广西壮族自治区推普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 A-
  • A+
2020/12/23 14:33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工作方针,以普通话水平较低群体为主要对象,加大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力度,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群众的普通话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优化顶层设计,推进推普脱贫攻坚全面开展            

自治区结合实际,优化顶层设计,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一是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加大对推普脱贫工作的投入力度。2018—2020年,广西语言文字专项经费为1936万元,其中用于开展“推普脱贫乡村行”、基层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以及举办相关推普培训班的经费达到1294.5万元。二是制订《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家〈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明确全区推普脱贫工作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三是全区各级语委、教育局、扶贫办和语委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建立推普脱贫攻坚责任制,制订分工方案和落实举措,形成了“上下一致、左右联动”的工作合力,全面推动推普脱贫攻坚工作。四是自治区语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扶贫办连续三年印发《关于开展全区推普脱贫宣传活动的通知》,布置全区年度推普脱贫工作,明确具体要求、年度任务和方法举措。五是将推普脱贫攻坚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两项工作列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县人民政府的教育扶贫成效考评项目,促进各地落实推普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二、强化督导评估,促进推普脱贫攻坚高效开展            

2014年,自治区已全部完成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以  下简称“城评工作”),2018年初基本完成城评工作“回头看”活动并结合语言文字督导评估要求,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方案》,成为全国第三个完成城评工作、第一个从城评工作“回头看”活动直接转入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工作的省区。在评估方案中,自治区要求各地语委将推普脱贫攻坚和县域普通话普及达标验收工作要求纳入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内容,从制度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夯实语言文字工作机制和推普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推动推普脱贫工作向纵深发展。            

▲国家语言文字督导评估专家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二小学实地核查时与少数民族学生合影            

2018年11月,河池市金城江区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迎接国务院督导委办公室、教育部语用司组织的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均获高分。2019年3月,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  会议暨推普脱贫攻坚中期推进会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潘秋琳县长作题为《实施语言扶贫 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介绍,是全国唯一一个县级单位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会后广西各地语委积极学习“罗城经验”, 多个县域的推普脱贫工作成果分别在《光明日报》、人民网、自治区新闻媒体以及教育、扶贫部门的官方网站上报道。在“2019教育扶贫论坛”上,自治区教育厅作题为《扎实推进语言扶贫 助力全面脱贫攻坚》的主旨发言。            

三、聚焦目标任务,确保推普脱贫攻坚落地见效            

一是开展摸底调查。组织开展县域普通话普及调查工作,连续三年,每年开展推普脱贫攻坚基础数据全面摸底并面向相应群体抽样调查4万余人。为进一步摸清底数,自治区语委、自治区教育厅和自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村民学习《普通话1000句》            

治区扶贫办群策群力,将“是否会讲普通话”列入《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手册》的《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栏目中,并纳入全国扶贫统计平台,广西成为全国唯一能在此平台上查询贫困人口普通话普及情况的省区。二是加强培训。制订中小学教师语言文字水平提升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中华经典诵读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能力提升、语委干部工作能力提升等相关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参加推普脱贫培训和广西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观摩活动的人员超过10万人次。三是实现精准推普。全区各级语委根据扶贫部门提供的统计信息和调查摸底的情况,面向所辖县(市、区) 特别是3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石漠化片区县开展“送培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免费向基层发放《普通话1000句》《幼儿普通话365句》            

《普通话百词百句》3万册,其他推普脱贫书籍、学习手册和宣传资料30万余册,参加活动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忻城县农民参加“普通话+电工知识”培训班            

四、创新工作方法,突出推普脱贫攻坚成果亮点            

2018年以来,自治区教育、扶贫、民宗、广电等部门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在每年6月中旬和9月推普周期间,都联合举办自治区“推普脱贫乡村行”系列活动。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深入贫困县的特困村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期推普公益示范课堂、制作一个推普脱贫攻坚活动宣传片或一套推普学习视频资料、开展一次基层推普调研、组织一次主题文化下乡活动、制作一套普通话学习手册、建好一个推普学习网络平台),更全面深入地推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的推普脱贫工作,切实发挥语言文字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的基础作用。自治区语委办和广西广播电视台共同完成的《推普脱贫乡村行——跟我学说普通话》《推普脱贫乡村行——学前儿童学习普通话》双语版音视频配套推普手册深受基层一线送培下乡教师、推普志愿者、扶贫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欢迎,他们通过登录广西语言文字网和“广西语言文字”“北部湾在线”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在推普示范课堂上教孩子们说普通话            

学员特别是农民群众开展同步学习,进一步扩大了推普脱贫培训的范围,提高了培训效率和质量。            

五、开展达标建设,夯实推普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印发《自治区教育厅 语委关于加强全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辅助各地开展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夯实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为深入开展推普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各地语委、各高校和区直中专学校将推普工作从校园向社会延伸,积极鼓励、引导在校学生利用“三下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推普工作对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辐射作用,做推普倡导者、践行者;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三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建站单位积极组织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教师和推普志愿者,从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需求出发,通过开展普通话实用口语培训、语言文字趣味活动等,扩大推普脱贫工作受众面,提高定点扶贫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和青少年儿童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供稿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            

撰稿人:黄   凯   韦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