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赣南推普行
- A-
- A+
赣州又称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下辖十八县(市、区),又是客家话集中地区,普通话基础差,人口基数大,推普工作任重道远。赣南师范大学地处赣州,学校始终坚持“立足红土地办学、用苏区精神育人、为苏区振兴服务、做苏区精神传人”的办学传统,肩负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教育帮扶、推普脱贫的重任。我校推普脱贫工作思路非常明确,就是立足于赣南,致力于赣南推普工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计划“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牢记初心使命,助力老区脱贫攻坚。
学校在推普脱贫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江西省首批语言文字达标单位、江西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的系列推普宣传活动得到社会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江西教育电视台、赣州电视台、大江网、江西省语言文字网、赣南日报、赣州晚报等多家媒体对学校推普宣传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一、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精准推普扶贫
赣南是革命老区,又是畲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区,其中还有很多地区处于偏远、贫困、落后的状况,语言情况复杂,普通话基础差。针对这一现状,学校积极探索语言文字工作新思路,在国家语委、省语委指导下,组建赣南师范大学推普团队,深入赣南老区,开展精准推普扶贫,把农村中小学师生和青壮年务工人员作为精准扶贫的
重点。团队重视推普宣传走出校园服务地方,争取地方政府、相关县(市、区)教育局语委办、中小学校的支持,立足于提升中小学师生和居民的语言文字水平,通过“推普周”宣传、师范生顶岗支教、师生暑期阳光推普支教活动等多种形式,以推普之星火,助力赣南老区脱贫攻坚。
从2015年起,赣南师范大学“推普周”宣传活动一直坚持“走 出校门、走向乡村”,以中小学为纽带,先后在赣州市章贡区滨江第二小学、赣县区五云中心小学、上犹县油石中心小学、大余县卢屋小学等多所乡村中小学开展推普活动,推普重点对象为中小学师生、青壮年务工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员。面向乡村中小学教师开展推普脱贫专项培训40多期,参与人数3600余人;面向乡镇学生开设推普课堂1000余节,参与人数10000余人。积极推动基层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说普通话”活动,学生对家长的普通话教育全面展开,效果明显。利用学校、培训机构等平台开展面向农村青壮年务工人员普通话水平培训100余班次,参与人数8000余人,参与开展的培训课程有《普通话与职业技能》《经典诵读》《普通话》《普通话与教师语言》
▲赣南师范大学推普周活动启动仪式在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召开
《书法》《教师教学技能》等,对社会规范用语用字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面向乡镇社区制作宣传板报400余块、悬挂宣传横幅600余条,发放宣传海报6000多份,等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关于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精神,从2018年开始,推普团队深入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及偏远地区,先后在南康赤土畲族中心小学、信丰大阿中学开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助力推普脱贫攻坚计划”“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为主题的推普周系列宣传活动。推普团队示范诵读《毛泽东在信丰》、赵一曼红色家书《甘将热血沃中华》以及赤土畲族乡本土诗人原创诗歌《畲乡吟》《印象赤土》《夜醉吟赤土》等,缅怀革命先烈,共同回忆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岁月。在活动现场还带领师生诵读经典作品《少年中国说》,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把活动带向了高潮;并为教师讲授《普通话正音及演讲朗诵技巧》课程,为学生捐
▲赣南师范大学推普团队深入赣南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推普活动
赠了《现代普通话词典》、红色读物及经典诵读书籍等。除了开展校园内活动,团队还前往南康区赤土畲族乡政府、信丰县大阿镇政府及周边村落,向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村民分发推普宣传手册来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
二、创新推普途径,探索“1+1+1”模式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推普“1+1+1”新模式,即“教育实习+支教+普通话推广”。目前,学校已与赣南各县区319所中小学建立师范生协同育人协议,每年选派出6000多名优秀师范生深入赣南500多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支教实习,制订详细的支教实习计划,将推普作为实习的重要内容,与实习学校一起将“推普脱贫” 的火种根植于中小学日常教学生活之中,强化学生“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意识,更好地服务于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同时,针对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与能力状况,学校采用国培和送教下乡的方式,为各中小学教师开展普通话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解读、普通话声韵调的训练和辨正、普通话拼音方案应用、朗读、语调和教师口语专业训练等方法,系统地帮助当地教师提高普通话教学技能。
“1+1+1”模式很有实效,一是解决了学校师范生教育实习问 题;二是解决了当地中小学教师匮乏和普通话教学水平低的问题;三是解决了推普工作的长效机制问题。
三、着重推进留守儿童推普工作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困扰社会的突出问题,赣南的情况更是如此。由于亲情、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性格培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我校将大学生三下乡与暑期阳光推普支教活动相结合,从2016年起,由赣南师范大学语委办负责牵头组织,由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担任业务骨干,联手县(市、区)教育局语
委以及相关培训机构,每年利用暑期时间组建6—7支师生团队,每支队伍约30人,分赴不同的支教点,深入乡村小学开展暑期阳光推普支教活动。支教活动中已开设的课程有《普通话拼音与普通话正音课》《雅言和传统文化》《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阳光体育运动》《少儿创意美术课》《手拉手共成长 心连心共学习》等。普通话是情感的纽带,是沟通的桥梁。留守儿童与外界接触少,欠缺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推普是精准脱贫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有助于从源头上斩断“贫二代”,助力赣南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供稿单位:赣南师范大学
撰稿人:刘海平
▲赣南师范大学推普团队开展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