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与大凉山的喜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推普脱贫工作纪实

  • A-
  • A+
2020/12/18 15:44

讲述着现在的生活,莫色阿依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充满希冀的目光,投向自家猪舍里大大小小的10多头猪,投向一望无际的高原之外崇山峻岭的川西家乡……            

十年前,为了谋生,27岁的彝族姑娘莫色阿依离开家乡大凉山,来到千里之外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筑工地打工,与善良厚道的当地人刘二飞相识并成家。            

刘二飞的家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这是鄂尔多斯高原上最贫瘠的、被称为“梁外”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地质特征接近被称为“地球生态之癌”的砒砂岩区,缺乏农牧业生产基础。成家后,两人靠着家里几亩靠天吃饭的薄地勉强为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加之刘二飞体弱多病及后来女儿出生时欠下的医疗费,家中更是债台高筑、雪上加霜。            

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政府和村里积极帮助莫色阿依一家引进优良猪种养殖项目。到2016年底,莫色阿依一家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纯收入达到近9万元,并连年增收,实现了稳定脱贫。            

谈及脱贫过程,莫色阿依略带不好意思地谈到了推普脱贫。刚来这里时,她因为一口川西彝族话出了名,跟乡亲们交流困难重重, 闹了不少笑话,影响了就业、影响了生活,其中的艰辛令莫色阿依体会颇深,“真是口难张、门难出”。最让她着急的是关于养猪技术、销售等诸多问题都需要与各方面、各地区的人沟通,语言交流成为摆            

在她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一筹莫展之际,鄂尔多斯市“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程”全面启动。东胜区教育体育局、汉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针对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制订了详细的普通话培训计划,并免费发放了《普通话1000句》等学习资料,根据每户每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入户培训及线上培训等方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拓宽生产经营和就业渠道,树立脱贫致富的自信心。            

2017年以来,除集中培训和线上辅导外,区汉语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先后6次对莫色阿依进行上门培训。莫色阿依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虚心接受语委老师面对面的辅导,同时认真研究使用教材配套的语音程序,跟着音频资料随时随地学习普通话。在区汉语委办公室、镇领导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建的微信群中,莫色阿依经常将学习            

《普通话1000句》的朗读视频、音频与大家分享,并接受指导。女儿所在的镇小学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普通话亲子共读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定时共同学习普通话,这已经成了莫色阿依每天最快乐的时光。            

通过学习普通话,莫色阿依带着孩子回老家的路途中,与人交流明显顺畅了许多,在买卖生猪的过程中语言交流也完全不成问题, 语言面貌的变化明显提升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好感度和有效度,国家通用语言成为她脱贫致富路上的重要助力。            

作为脱贫攻坚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程拓宽了莫色阿依的生产生活视界,加快了莫色阿依脱贫致富的速度, 提升了莫色阿依的生活品质,增强了莫色阿依不断迈向美好生活的信心。“我想把在鄂尔多斯草原学到的本事也教给大凉山老家的亲人们”,莫色阿依说。            

莫色阿依的喜悦是鄂尔多斯市两区七旗扎实推进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程,常态化开展基层教师、基层干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及青壮年劳动力等重点人群普通话培训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各级各            

▲语委办老师上门为莫色阿依辅导普通话            

类学校教师普通话水平二级乙等及以上测试达标率达到98.8%,基层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培训实现全覆盖;基层干部普通话培训率超过90%,三级甲等及以上测试达标率达到90.88%;基层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或示范建设工作完成率达到80%;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题培训达到30000余人次。            

鄂尔多斯市在推进推普脱贫攻坚工作中因地制宜、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健全完善推普脱贫工作的落实、监管、问责机制。将推普脱贫攻坚纳入政府实绩考核、教育督导评估、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县域普通话普及调查及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达标、示范建设等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及时督查、强化落实、压实责任、确保效果。市委书记带队开展精准脱贫督查工作时,将了解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和需求作为内容之一。市、旗区两级汉语委办公室开展推普脱贫专项调研督查,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            

宣讲政策、了解需求、指导学习、赠送教材、开展培训,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走访、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现场辅导等形式,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生产生活基本情况、语言文字使用现状、接受普通话培训等情况进行调研,及时了解、总结、推广推普脱贫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和实际困难,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力争做到推普脱贫工作“推进实、举措实、效果实”。            

群策群力、注重融合,不断丰富推普脱贫工作内容和形式。一是开展面向苏木乡镇及嘎查村基层干部、驻村干部、青壮年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村村通”“人人通”集中培训。二是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发放推普脱贫专用教材《普通话1000句》近6000册,定期进行“一对一”强化培训,确保有效果、无遗漏、全覆盖; 疫情期间向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发放微型语音设备近500台,帮助他们下载普通话学习有声资料,方便日常学习。三是持续强化基层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和主阵地作用,将教师普通话水平提高培训融入教学基本功常规培训,实现全            

▲积极开展贫困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培训            

▲常态开展基层干部普通话培训            

覆盖、常态化;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纳入基层校(园)长和蒙语授课幼儿教师常规业务培训,为“学前学会普通话”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通过强化基层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确保新增劳动力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发挥学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开展“小手牵大手,共说普通话”活动,利用家长学校、定期家访等平台开展普通话培训。四是结合县域普通话水平调查工作开展培训。2017—2019年,各旗区在高效完成县域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近13000名调查对象进行了普通话培训。五是将推普脱贫攻坚融入基层党建工作。在开展基层支部共建工作的同时,对教师、村两委干部及青壮年劳动力进行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内容的推普培训。六是结合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诵读、演讲、书法等比赛活动,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七是结合全市精准扶贫事迹宣讲工作开展培训,脱贫人员现身说法,讲述掌握国            

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八是将普通话培训有机融入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九是借助农牧民思想教育平台开展普通话培训。十是将推普脱贫内容纳入政府“百名专家服务基层”平台,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语言服务。十一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市广播电台开设“推普脱贫公益讲堂”,市汉语委专家直接为农牧民听众提供规范语言服务。十二是组建基层教师、基层干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推普脱贫培训学习微信群、QQ群,随时开展普通话线上培训学习,以学科教学、理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家风建设、农谚、实用技术等为内容,倡导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风尚。这项措施在今年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农牧民普遍欢迎。十三是各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扶贫干部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推普脱贫宣讲、培训和各类活动,发挥重要作用。十四是将推普脱贫与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倡导学生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到基层。十五是语委工作部门同各苏木乡镇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长期联系,为农牧民提供高质量、常态化语言服务。通过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程的扎实推进,鄂尔多斯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包容的语言文化环境逐步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说,脱贫攻坚奔小康“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为让莫色阿依们的喜悦永远绽放,鄂尔多斯语言文字工作者还在接力奋斗!            

供稿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汉语委办            

撰稿人:崔淑桃   王   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