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个结合” 倾情助力脱贫攻坚

——太原师范学院推普助力脱贫工作实践与探索

  • A-
  • A+
2020/12/18 15:42

作为国家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太原师范学院聚焦推普攻坚行动,狠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奋进之笔”工作落实,依照“教育扶贫与扶贫教育相结合、重点体验与全员实践相结合、扶贫精神与行知精神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全力以赴促进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教育扶贫与扶贫教育相结合,构建线上线下课堂相融合的新机制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聚焦提高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提升,精心策划实施了“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建设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官方微信平台——“太师语言文字推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对山西省吕梁市、甘肃省西和县的200余名教师进行了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使参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相关教育教学能力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升。5月8日—7月23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参训教师的前鼻音ian、uan以及声母n和l的发音有了明显改进,声调、轻重音有了较大改善。95%以上的学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显著提高,有力提升了参训教师教学能力。正如校长霍世平所言,学校立足教育扶贫与扶贫教育相结合,针            

▲太原师范学院对口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网上结业典礼            

对贫困偏远山区教师普通话需求的重点难点,实施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突出扶贫教育的实践性与针对性,在对参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能力进行精准摸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培训规划和实践训练,在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方面取得了突破。一位受训教师在看到线下学生对其线上普通话教学夸赞后,非常兴奋地说:“推广普通话的教育扶贫,是扶贫教育非常好的举措与渠道,不仅避免了线上教学可能出现的沟通障碍,而且大大增强了老师们的教学规范水平,大大增加了线上教学的吸引力。”            

二、重点体验与全员实践相结合,构建脱贫致富与兴学育人相融通的新平台            

学校发挥师范高校优势,在校内广泛开展了语言文字基本功竞赛、“师魂颂”演讲比赛、“悟行知魂 书太师情”硬笔书法大赛、“ 鹿鸣社”辩论赛、书法技能实践课小先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师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培养了一批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一定素质能力的教师骨干。近百名教师成为山西省推普工作的骨干,还有一批教师成为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同时,学校还打造了“烛光诗会”“做行知传承人,颂中华            

好诗词”等系列推普品牌活动。2019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学校推普团队赴山西省和顺县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送经典下基层”活动, 对6所贫困山区小学、9所贫困山区幼儿园的1500余名师生和家长实施了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专家培训、讲座、汇报展演、发放经典诗词读本、经典诵读志愿者下学校、建设学习平台等形式,引导帮助基层一线教师、学生及社会大众提升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热爱中华文化经典,目前已经建立起学校推普团队与贫困山区协同共建的传承中华经典的长效教育机制。            

“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被列入教育部行动计划,依托教育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口支持吕梁市兴县一二〇师等贫困山区学校的语言、音乐、书法、美术等提升项目,扶持了一二〇师学校组建学生            

书法兴趣班、合唱团、            

朗诵团,并从专业角度指导在校师生开展丰富            

▲太原师范学院“送经典下基层”经典诵读大赛在            

和顺县东关示范小学举行            

多彩的语言素质提升活动,帮助一二〇师等学校进行校园文化顶层设计与建设,使贫困山区学校师生受到了普通话言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大幅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扶贫精神与行知精神相结合,构建把握国情与服务乡村相统一的新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勉励大学生:“道不可坐论, 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            

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务实的治学作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学说以及“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而奋斗不息的教育实践,无一不激励着、启迪着新时代青年学生。多年来,学校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实施“基础教育服务行动计划”,在山西省晋中市已形成“一师一课题”“一系一学校”“一处一县区”深度融合、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为整体提升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区县教科部门人员的教学科研指导能力和决策咨询能力、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及研究能力提供了新的模式、新的支撑及新的选择。            

我校团委组织的“国情社情观察团”活动获得了2017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师生们把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列入扶贫活动中,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2017年学校设立了服务山区顶岗支教服务计划,承担了山西省吕梁市顶岗支教项目和乡村书法教师培训工作。支教教师分赴吕梁市的孝义、石楼、文水、交口、中阳等县的小学支教,承担书法、美术的教学任务并兼任班主任;同时,也为吕梁            

市培训了一批普通话、书法推广培训的骨干乡村教师。            

▲学院师生赴平陆县毛家山村开展“国情社情观察团”实践活动            

学校积极调查分析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困难和发展短板,努力打造学校与贫困山区学校互利共赢的教学实践新模式,着力培育学生服务乡村教育的情感、素质与能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山西省平陆县张村镇大涧北村、张峪村的留守学生都“困”在了家里,辅导孩子功课成了让山区留守老人们头疼的事情。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立即组织附近大学生创办了空中课堂,开展了“一对一”线上志愿辅导活动,129名山区留守儿童接受了线上教学辅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学校坚持广泛开展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倾情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学校被确定为教育扶贫“国培计划”基地,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先进单位,被授予“全国优秀陶研学校”。《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等媒体多次刊发文章介绍我校大学生帮扶贫困村留守儿童学习的事迹。            

供稿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            

撰稿人:赵   怡            

▲山西青年报刊登我校教育扶贫纪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