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推普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

——“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

  • A-
  • A+
2020/12/18 15:28

为响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与国家扶贫攻坚等工程相衔接、实施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普通话提高培训计划的号召,北京市教委推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纳入北京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的重点项目之一, 于2019年9月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区教育局,委托首都师范大学整合首师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的前沿性科技成果以及首都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手段,依托“双优云桥—乐智悦读”大数据平台,实施“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一期培训。此次培训是北京市教委立足实际探索教育扶贫新模式的有效实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几十家媒体和北京、宁夏及新疆等多家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北京市教委继续展现在新时

代背景下的责任担当,按照《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做好2020年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20年5月启动“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二期培训,为和田地区340位教师提供多元交流的平台,丰富的学习场景、研修环境和资源配给,构建完善的教育均衡发展体系。

一、“双优云桥—乐智悦读”普通话大数据平台为支撑

项目以国家对学校教师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培养要求为培训目

▲“双优云桥—乐智悦读”普通话学习“互动模式”结构示意图

标,依托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方面优质专家资源和优质师范生资源,开发了“双优云桥—乐智悦读”普通话大数据测评系统。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参训教师的学习实时跟踪问效、全过程数据记录,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评价为推普攻坚提质增效。

二、在线专家、助教“异地双师”学习模式作保障

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语言文字方面专家对每位参训学员进行情况摸底,提出针对性的课程方案,并通过普通

▲专家对和田学员进行“一对五”的小班指导课

话APP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另一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师范生助教与参训教师组成“一对一”在线交流互动小组,每日进行不少于20分钟的日常对话。同时,建立助教组长管理制,每位组长负责对和田助教进行业务培训、软件应用培训和答疑辅导工作,以传帮带的形式为项目全面推广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的新型师范生队伍。

▲和田参训教师在空闲时间可以用手机进行碎片化学习和训练

三、学员泛在式学习环境构建

培训期间,和田地区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性工作。基于和田地区的现实情况,项目组专门开发系统学习APP,保证教师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四、远程互助服务模式常态化推进

项目通过APP和平台实时反馈,再配合“一对一”师范生和北京教师指导,保证和田地区教师在培训过程中随时暴露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

▲高效低耗的远程互助服务模式流程图

五、参训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机制激励

为加强对参训教师的过程性激励,显化培训效果,项目设立参训教师成长档案机制:通过教师前测、随堂测、期中测试、期末测试等各阶段采集的数据形成综合评价反馈报告,让每位参训教师直观了解自己的每一点进步。

六、实现教育援助转型升级

项目采用异地双师教学、APP任务推送和“一对一”精准辅导的方式,借助“互联网+教育”新技术,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机制,从大水漫灌培训向精准滴灌式培训转变。整个培训过程中,全数据记录,完全贴合受训教师的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实时跟踪老

师的学习情况,解决了和田地区现有在岗教师日常课时量大、离岗培训困难的难题。

七、创新双向互助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不是单方面的北京对和田的扶贫, 而是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手段进行的双向互助,共同成长。首都师范大学构建了具有“首都教育扶贫”特色的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 让优秀师范生参与到和田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专项培训中来, 一方面发挥了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和优势,另一方面,师范生在项目参与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的光荣和责任,对探索未来新型师范生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八、实现低耗基础上的效益倍增

经过两个月的远程培训,在实现了显著效果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国家的培训经费成本。培训过程中,线上累计辅导2800次,累计辅导时长1466小时,其中专家课专业辅导累计769.17小时,平均每位 接受教师辅导时间为15.38小时,每位教师每周接受一次专家辅导, 每次辅导时长约130分钟;每周师范生助教“一对一”辅导,累计928.33小时,平均每位教师接受辅导时长18.57小时,平均每天24.76分 钟。有76%的和田参训教师考试成绩有所提高,71.05%的教师提升率超过平均值,98.1%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普通话等级考试中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升,99%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用普通话讲课效果得到了提升。

经过探索和试点推进,北京市教委整合首都优质教育资源实施“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为每位参训教师提供实时精准的培训服务,同时建立远程伴随式专业成长互动模式。“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项目作为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优秀典型案例, 对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助力脱贫攻坚教育援助的转型升级、提

质增效,提供了经验借鉴。接下来,“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和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将会不断扩大规模,探索创新未来人才和教师培养模式,真正为我国推广普通话探索出新路径,作出新贡献。

供稿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撰稿人:李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