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促推普 攻坚克难助脱贫

  • A-
  • A+
2020/12/18 15:2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推普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自觉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推普脱贫攻坚计划(2018—2020年)》,发挥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军队院校的特色优势,将推普脱贫融入驻地脱贫攻坚全领域,探索了一条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动员群众的新路子,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文化进步。

一、提高政治站位,建设开放课堂

边海防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推普脱贫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认真对待,精心部署。乌鲁木齐校区一直以在边疆民族地区传播党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方针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持续组织专业教员赴驻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辅导授课和理论解读。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校区专门成立民汉双语宣讲团队,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各民族群众的深厚情谊,以大众化、接地气、草根式、听得懂的语言,在乌鲁木齐、吐鲁番、库尔勒等地区,深入乡村社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累计宣讲13场,直接受众近6000人,详细分析解读了党的一系列惠边惠民政策,为800余名各  族群众解答民生热点关切问题,发放宣传画册和学习读本4200余册, 把党的声音传遍了天山南北,受到了热烈欢迎,赢得了阵阵掌声, 产生了良好反响。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在库尔勒市1镇3乡6村设立

▲宣讲团队深入乡村社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语言实习基地。建立之初以学生学习维吾尔语为主,后期发展为双向学习、互补提高。主要是选择生活有困难、家中有老人、身体有病残,劳力不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较弱, 对党和军队满怀深厚感情的“三有两不一满怀”家庭, 每年组织学员进村入户开展普通话推广实习、帮助生产生活、传播创新理论。每户安排1—2

名,每期持续3—5个月。建立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开办村头讲堂、

村民夜校,组织系列文化活动……现在,当地群众普遍会唱红色歌曲、会背古典诗词、会讲传统故事,普通话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镌刻于心,取得了语言交流与精准扶贫的“双丰收”。2015年,库尔勒语言实习基地被评为全国全军重大宣传典型,“兵巴郎”群体荣获全军“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新闻人物特别奖。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昆明校区进行了全员推普总动员,一方面阐述推普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倡议。在院内

主要道路上设置专题宣传栏,在食堂、学员队、家属区等路口张贴宣传海报,通过广播、视频等新媒体拓展宣传渠道,组织学员“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加深其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语言环境。为扩大宣传受益面,校区提出“一个学员一张海报、一个家庭一片区域”的宣传设想,以“推普周”为契机开展邮递宣传卡片活动,将宣传海报寄往每名学                员(生)家中,把推普工作介绍给家人亲友,并请家人收到海报后在当地进行宣传。此次共邮寄海报4000余份,涉及云贵川陕甘藏鲁豫疆等近20个省份,预估覆盖人数 超5万以上。

▲校区学员介绍推普宣传海报,积极参与“推普周”活动,营造推普氛围

三、着眼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帮扶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往往贫困的原因更复杂,脱贫的任务更艰巨。近两年,乌鲁木齐校区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稳疆兴疆系列指示,采取帮建支部,促职能发挥;帮抓思想, 促看齐追随;帮扶产业,促一村一品;帮扶群众,促民生改善;帮育学生,促成长成才的“五帮五促”办法,集智聚力对国家级贫困县阿

▲校区领导带队赴吉木乃县开展脱贫工作

勒泰市吉木乃县的“中哈边境第一村”萨尔乌楞村进行挂钩帮扶。校区与10户深度贫困村民结成“一对一” 帮扶对子,逐户制订脱贫计划,安排专人到贫困户家中教说普通话、宣传党的政策、开展技能指导;先后7次与县乡村领导商研“摘帽子” 的抓手、“拔穷根”的出路,达成念好“产业经”、打好“特色牌” 的共识,帮扶开展“红色旅游”和“农家乐” 庭院经济,建成“中哈边境第一村”标志性大

门,做到既给钱给物,更给思路出路。目前,该村村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已于2019年实现全部脱贫。

四、发挥助学兴教优势,培育学生

发挥军队院校在民族地区的助学兴教优势,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乌鲁木齐校区以“大手拉小手”形式,集中10天组织中学生开展“我爱祖国的边海防”军政夏令营,通过军政培训、参观见学、名师引路、名著诵读等系列活动,强化学习成才、强边固防意识,不少学生表达了报考军校、报名参军的强烈愿望。昆明校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定期组织文化教员到贫困村上门送课,担任贫困学生的校外辅导员,聚力实现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

五、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各校区、民族中学针对民族学生众多、语言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注重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建立“国家通用语言为主,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为辅,三者和谐并存、功能互补、共同发展”的语言体系。各类会议活动一律使用普通话,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推广普通话,在教育教学设计中把普通话训练作为重要内容,在教员资格认证中把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作为必要条件。通过饭前演讲、经典诵读、时事评述等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学习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浓厚氛围。昆明校区为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助力推普、参与推普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活动形式,组织全体在校人员观看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积极开展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专题板报等第二课堂活动,并面向全体师生发起了以“用普通话讲述中国梦,用规范字书写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课堂上,教员们将课程实际与推普宣传相结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示范、准确发音、规范板书等方式,让学员(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发音技巧以及汉字书写的规范笔画。

▲“推普周”活动进课堂,教师向少数民族学员普及相关知识

边海防学院通过实际行动,在边疆地区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提升边远地区群众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学院将在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支持下,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将推普脱贫活动真正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使学院语言文字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供稿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撰稿人:潘小林 王国忠 季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