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提升之路
- A-
- A+
2017年,新疆泽普县为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在全县推行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但能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一些受过多轮培训的教师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表达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石化”现象。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泽普县决定争取外援进行培训,在上海援疆分指挥部的全力协助下,2018年泽普县设立了“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
▲培训师团队与泽普县学员合影留念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其中的试点培训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中心张建民教授率领团队在9月展开。为了积极支持智力援疆,考虑到上海、泽普距离遥远,学员在学习上需要更多的机动时间,团队利用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建立了前方和后方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6名富有语言教学经验的教师对30多位来自小学三、四年级教学岗位的学员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远程培训,效果显著,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培训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9月28日—2019年1月25日),为满足教学要求,根据当地相当多的学员还未达到提升教学表达水平要求的实际情况,培训团队一开始在传统培训方法上做了局部改进,观察学习成效。到第二个月时,培训团队对前期的学习成果做了充分的分析,找出了水平提升不快的症结,将声调训练作为突破口,对培训内容做了科学的编排,从而快速地、有针对性地使学员的国家通用语语音面貌得到了改观。始终坚持学习的30名学员语音面貌都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他们中22人具有较大的改观,变化幅度达20%以上,最高达72%。在此基础上,第二阶段(2019年3月1日—2019年6月30日)培训团队将关注点放在了学员学科教学能力上,采用相关专家组织人力编写好的小学语文、数学培训用书,利用教师“五课功”中的说课、讲课形式,进一步提高学员使用国家通用语的准确性和流利度,满足了泽普县部分小学教学的需求。最先登记的30多位学员通过两个阶段不间断的在线训练,国家通用语教学表达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增强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自信心,有的学员在此期间还用国家通用语开设了公开课,赢得了好评。
泽普试点培训成功的经验在于:
以专业团队为培训骨干。团队成员由华东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培训师组成。参与的专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背景和培训设计能力。在试点培训开展之前,专家团队成员到当地深入学校、机关并做了调研,通过现场观摩和对民众的调查,针对泽
▲上海闵行区援疆教师、泽普县教育局电教人员与上海培训后方合作进行远程语言水平测试
普少数民族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培训方案和时间表,以便实施精准培训。培训师除了都具有语言教学的经验外,还具有远程教学的实践和计算机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曾从事过对新疆的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培训工作,这就为在线培训提供了专业和技术保障。针对泽普县少数民族教师的学习习惯和在接受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培训团队一周5天,每天坚持发布学习内容,24小时接收学员音频或视频作业,并实施了“一
对一”的在线辅导,当天批改学生作业,指出须改进的地方并要求得到反馈,从而保证了学习质量和进度。
以改变语言面貌为重点培训目标。在总结新疆既有的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能力培训经验的基础
▲张建民教授在泽普县进行街头访谈
上,培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把重点放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上,而是以改观学员的国家通用语语音面貌为目的。专家团队针对泽普县实际情况,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出高效、解决问题指向明确的专业方案,使学员的声调心理表征得到了增加。培训开始前,曾有人预估学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过程中的一些语音“石化”现象可能难以在培训期内得到化解,试点结果表明实际效果比预期要理想得多。以急需年级段教师为培训对象。泽普县在各科全面采用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教学后,2019年急需三、四年级的可以用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教学的教师。为此,在与泽普县教育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后,选定了当地在编在岗的小学学段三、四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师进行试点培训,这样可以通过培训让学员快速适应即将到来的教学岗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由于细分了培训对象,培训的针对性大为增强。
以在线学习平台为培训渠道。试点培训利用了国内广泛采用的学习管理系统来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监控、学习内容发布、学员学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同时,考虑到新疆当地常态化维稳的实际情况,特别重视基于智能手机系统的微信移动学习,使学员能适应全天候的国家通用语能力提升训练要求。这种在线培训方式,不仅可以节省开发专用学习平台的费用,而且学员对在线学习所掌握的技术几乎没有难度。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泽普的试点培训之所以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是因为它激发了少数民族教师从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热情,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培训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了贴心的培训方案,来增强学员国家通用语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这适应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以点带面,对所在家庭、学校和泽普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了辐射作用。在上海的培训团队克服时差困难,根据当地民族教师的作息规律来安排授课,实施个性化、陪伴式教学指导,实现了疆内、疆外国家通用语师资培训的远程结亲,为语言扶贫攻坚战助力。因此,这样的培训受到泽普县教育局、学员所在学校和他们家人的支持,赢得了少数民族教师的称赞,同时也成为
上海教育援疆的特色。为了落实上海援助泽普县社会文化发展的这一专项计划,在培训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的培训团队充分利用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在泽普工作的上海援疆小学教师密切合作。通过泽普教育局的全力协助,将在线培训和当地支撑相结合,培训团队探索出了一条挖掘本地民族师资潜力,快速提升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已经成为教育援疆、精准扶贫的上海特色。另外,试点工作为全国国家通用语在线师资的培训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泽普经验”是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力支持下取得的,引起了教育部语用司、教师司的高度重视,在2020年上半年教育部实施的“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中,泽普在线培训方法被全国50所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借鉴,并在抗疫“停课不停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稿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撰稿人:刘韵华
▲泽普县学员日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