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20脱贫攻坚 >正文
何小波:无悔援教,情牵雪域高原

  • A-
  • A+
2020/11/24 08:2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雷灵

北京援藏教师何小波的援藏之路开始得有些与众不同。2017年8月,因为原定的援疆教师身体不适无法赴任,何小波临时接受任务,前后用了不到20天时间就站在了拉萨的土地上。教育援藏,亦是有一份“藏缘”。来到了雪域高原,何小波用真情和责任,倾心教育着他的藏族孩子们。那两年的援教时光,也成为了他和孩子们共同经历的最美好时光。

暖心陪伴

从援藏教师到“北京爸爸”

刚到拉萨市第一小学海淀分校时,何小波是有点懵的。在北京密云区当久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他,不但要教藏族一年级的“小豆包”们,还成了他们的班主任。四十多个藏族孩子,年龄尚小,汉语说得又不够好,一个个睁着茫然的眼睛看着这位北京来的汉族班主任。何小波便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他一边观察学生,诊断课堂,一边捧起新发的语文部编本教材,认真琢磨起针对藏族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来。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也为了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课间休息的时间几乎都被何小波用来陪伴孩子了。有时候,班里的桌椅矮了,螺丝松了,何小波就拿着工具在教室里修理,懂事的藏族孩子会在一旁帮忙。渐渐地,何小波开始和孩子们坐在讲台的台阶上,一边修理一边聊天儿。课上,何小波教孩子正确地发出汉语拼音;课下,孩子们更喜欢教何小波说藏语、唱藏族歌曲,有时候还会用软乎乎的小手放在何小波嘴上帮他纠正藏语发音。每当这个时候,欢声笑语便充满了整个教室。

很多藏族学生的家长不会汉语,家里没有学习普通话的环境,何小波对此感到忧心。后来,每天再回到宿舍,听微信里孩子们发过来的读书语音,便成了他援藏生活里的常态。他不仅听,还一一回复给予指导,更和班里孩子约定,周末通过微信群进行语音听写。援教的两年里,周六微信听写成了师生间的默契。偶尔有事耽搁会儿,微信群里便传来学生的呼唤,“何老师,您去哪儿啦?我们都做好准备等着您了。”

何小波的真心付出,换来学生“无暇的回报”。第一年的假期,回到西藏各地的孩子们纷纷发来照片,给他看家乡的高山、湖泊、蓝天和白云。及至两年后援藏工作结束,何小波回到北京还时不时接到想念他的孩子打来的视频,他们便在视频里聊上一会儿,当初入学时汉语还说不利落的藏族“小豆包”,已经会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向他问好了。在孩子们心里,那个放学时拉着他们的小手走出校门的何老师,早已成了他们的“北京爸爸”。

真心付出

他是最细致的北方汉子

其实,最初来到拉萨,跟孩子们的沟通并不是最难的,与家长们的接触才真的让何小波这个北方汉子悄悄“头疼”过。

“刚开学时,有位学生家长拉着我的手,用藏语说了好几分钟。但我完全听不懂,家长又有点着急,只能找到其他藏族老师翻译,才解决了问题。”何小波回忆说,当时利用开学第一天全体家长都在的机会,他建立了班级的微信群。却没想,这个本以为会方便与家长及时沟通的平台,成为了何小波与家长之间的第一个屏障。

原来,班级里的家长有的听得懂汉语但不认识汉字,有的认识汉字但说不好汉语,还有的干脆汉字汉语都不懂。尽管当地家长非常热情,也特别愿意让他这个北方汉子承担起教育他们子女的重任,但何小波发在群里的消息,好多家长不明白,自然有的孩子第二天来到学校还搞不清楚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为此,何小波改变了通知的方式,汉字版配上语音版,再加上热心家长增加的藏文版翻译,班级群里的通知从此高效及时地传达给了每一位家长。

后来,在学校与驻地间的多路公共汽车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一个北方中年男子举着手机虚心地向周围乘客求助,“您好,您能不能帮我听听这句话的意思?”得到周围乘客的回答后,北方男子又开始拿起手机用文字和语音及时回复过去。

“何老师是我们见过最细心、最负责的老师!”提起何小波,他所教班级的家长们的评价出奇地一致。

当初刚来拉萨不久,何小波接到了统计本班三包学生的任务。一开始,他以为是内地单位门前的三包管理,只要稍加督促就可以。没想到,这里的“三包”政策是政府对当地的农牧民子女、家庭困难户子女上学的一项惠民政策。所涵盖的对象太多,城市困难、低保、企业困难、单亲、公路养护、优抚、农村户口、残疾……一系列的统计内容让何小波犯了晕。他赶紧把政策通过微信转给每位家长,并不断提醒家长们及时提交材料。有些学生的家离学校特别遥远,其中学生次仁曲西的家长因为所有的材料都需要去户口所在地格尔木公路段去盖章审核,怕赶不上时间,而想放弃这学期的申报。家长和何小波说明情况后,何小波当即决定分工合作,他负责学校材料的准备,次仁曲西的家长负责盖章,终于在即将报送前把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在何小波的努力下,全班31人符合“三包”政策服务对象无一遗漏,全部完成申报,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阳光政策。

倾心执教

为当地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作为援藏教师中的一员,何小波明白自己是带着使命来的,自踏入学校的那刻起,就应当为当地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第一年,来校一个月的何小波接到学校教研组的任务,要在校内上一节示范课。他精心准备,授课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卸下心中的大石,何小波满心欢喜地做好了迎接家人来藏共度国庆假期的准备。没成想,当地教培中心组织的“名师链接日活动”的授课任务又找到了他。

“援藏人,没有拒绝任务的理由。”念着这句座右铭,何小波一边陪伴家人一边熟悉教案、准备课件。假期结束,送走家人的他立马投入到了公开课的准备中。

等待他的是连续五个周三的下午,要在五所不同学校,面对不同藏族学生的授课。任务急、时间紧,援藏团队的鲍校长同他一起备课,逐个环节推敲直到凌晨。而在每次课后,何小波还会依照学情调整授课方案,目的只有一个:让首都教师呈现出的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最终,听课教师们一致认为他的课“是面向当地孩子的实际,着力培养读写能力的‘接地气‘的课”。面对称赞,何小波内心感慨,更多的是感谢“突如其来”的任务带给他的锻炼,感谢援藏教师团队给予他的亲人般的温暖。

何小波不爱谈困难。在他的讲述中,援教的日子总是充满了爱与温暖。也许是手指骨折时,孩子摸着他的手问:“老师,你还疼吗?”而带来的感动;也许是与藏族家长相遇时,对方手心向上抬得很高的动作所传达出的对他的尊敬;抑或是太多“那个汉族老师带的学生特别有规矩。”的评价,让他感受到援教的意义……对于何小波而言,援藏是他无怨无悔的选择。然而,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这位北方汉子也曾因女儿中考前夜的一句“爸爸,我想你了。”而潸然泪下;也曾因母亲因病住院,自己不能服侍在旁而满心愧疚。

“一些藏族家长跟我说,‘何老师,你能不能再多待两年,把孩子们带到四年级再走啊?’若不是我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年纪,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些孩子带到六年级!”面对家长的挽留,何小波不舍地说。

2019年寒假,回到北京的何小波协调班里的四名藏族学生和家长,来北京体验游学生活,孩子和家长都安排住在他自己家里,周末他还开车带他们去登长城,看天安门。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何小波知道,自己和西藏的学生、家长结下了最美好的不解之缘。(文/现代教育报记者 雷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