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20家庭教育公开课 >正文
第五期专家观点

  • A-
  • A+
2020/07/24 22:53

专家精彩观点分享

专家观点一

如何去引导孩子形成独立的问题解决能力?

1.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情绪是人类基本的权利,不管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都是个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告诉他,你的情绪我是理解的,让孩子能够在你面前去表达和表现。

2.帮助孩子澄清问题。有的时候我们容易看到的是孩子外显的情绪,他在哭,他在闹,他在满地打滚,但是你没有帮助他澄清引起他情绪背后的原因。让孩子认识到问题本身。

3.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能在家长看来,孩子想的办法是比较荒唐的、幼稚的,甚至不会成功,但是我们这个时候可以鼓励他。让他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没成功,那家长也可以去跟孩子一起考虑问题解决的办法。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问题解决,有了一次、两次、三次以后,小朋友独立处理问题的意识,他的态度和他的能力就逐渐开始形成了。

4.要赋予孩子能力。未来孩子们要走向独立的人生,家长要有这样的心态,孩子更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家观点二

如何去培养孩子学会分享?

1.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比如,两岁的孩子从心理学研究角度来说,第一个,在某种程度上自我意识萌发,第二个,就是物权意识开始增强了,第三个,其实是平行游戏,喜欢各玩各的,所以就不太会分享,我们要从内心里面接纳,但是并不是说我们不去教给他分享。三岁,尤其是四岁、五岁的时候,分享行为是内在的迫切需要。

2.不要去强迫,要在孩子自己比较愿意的情绪下面去引导他分享。

3.在家里,可以玩一些分享的小游戏,设置一些分享的场景。可以采用传递话筒,或者是传递游戏骰子的情况,来分享表达自己一些经历的收获或者感想。另外,其实这里面也有感恩、礼貌的教育,把东西先分享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自己再吃,这里面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享行为,也有一个家风、家规在里面。

4.家长要创造一些分享条件,让孩子去跟别的孩子玩,甚至可以掌握一些社交的技能。

专家观点三

       孩子可以拥有自己不去分享的东西,不去分享的空间,不去分享的心情。我们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要给予他充分的尊重。在学前阶段,孩子的很多行为,包括他后面的准则都是来自于别人对自己行为的一个判断,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家庭内部的一致性也非常的重要。家长要给他良好的行为做出积极的反馈,表扬、肯定、鼓励等,这样孩子就能从心里感受到分享是一个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孩子品格行为的展现,很多时候是来自于一种情感体验,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化行为。

专家观点四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1.家长要树立一个意识,不要人为的给孩子制造很多挫折情景。这对孩子的信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要有宽容豁达的心态去接受孩子在遇到挫折时释放的情绪。家长乐观的心态可以很好的影响孩子。

  3.要培养孩子的能力。包括生活独立性、良好的社交技能、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等。

  4.要建立开朗和谐的家庭氛围,多鼓励孩子。

专家观点五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在不同年龄段专注力有不同的表现,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培养。比如,3岁的时候,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对他感兴趣的细节,眼睛会看着老师去听,而到四、五岁的时候,他能够听了一些内容,并且转过来就能够把他听到过的内容记住,能够有意识的复述。

  2.要注重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

  3.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要去观察孩子,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兴趣,他就会专注。

  4.要了解孩子现阶段的特点。孩子对事情专注的时间有限,重复玩几次后,很可能注意力就被分散了,这是正常现象,家长要学会鼓励孩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