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下园小学让书本点亮孩子的心

  • A-
  • A+
2020/01/07 15:07

有一根“魔杖”,它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

从单篇到群文到整本书阅读,不断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区教研室阅读框架的指引下,我们也开始了整本书的阅读活动。

我参考国家部编教材推荐阅读篇目,结合教研室推荐阅读篇目,从四年级开始,《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青铜葵花》、《爱的教育》,五年级的《呼兰河传》《城南旧事》《班长下台》等一大批经典书籍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怎么读呢?师生共读。我们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在班里定期上整本书的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因为共读,一段时间里我们班的话题曾一度都是桑桑和纸月,青铜和葵花,整个班级都爱上了那片具有南方特点的油麻地。

舞台也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课堂。为了鼓励孩子们快速地读、把书读活读透,我给孩子们约定学校期末课博会上我们班自编自演舞台剧《青铜葵花》,我让孩子们提前编写剧本,提前选角色,提前编排舞蹈,一段时间的酝酿,几个编剧最终敲定花田画花、南瓜花灯、青铜说话几个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的篇章来演。那天,原本在孩子们脑中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在舞台上再现。一石激起千层浪,舞台剧的上演让孩子们爱上了这本书,爱上了曹文轩,更爱上了阅读。

编书成了我们整本书阅读的延伸活动。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后,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了,渐渐地他们也有编书的欲望了,于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书就有了。

网络微课推动整本书的阅读活动。2019年元月在“下园微课”网络直播平台上,推出《我为您读书》专栏,每周一班,在微课中用多种形式传播经典文学作品。渐渐的,书香飘进下园每个孩子的家中,下园涌现出许多和孩子共读共成长的家长。就这样家长创编的书也出现了。

我常常在想,一位老师可以让全班同学爱上读书,一个孩子可以带动整个家庭读书,这一个一个小家庭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在这样的影响、感染、带动下,那么全民共读的时代就悄然来到。

今天就让我用《托尔斯泰的灯》来结束我的故事,那是一盏点亮孩子内心的智慧明灯。我很喜欢。我也畅想在我们的教室里,每一个孩子平分朝阳之光芒、夕阳之余晖,他们能虔诚地手捧一本书,安然而又宁静地阅读一本书,让书本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