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瀍河区东关回小群文阅读,让我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 A-
  • A+
2020/01/07 14:28

群文阅读,让我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恒大分校的吟诵,给学生打开了阅读古诗词的大门。而群文阅读带给学生的是另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改变。

大家好!我是东关回民小学的张潇。

单篇阅读教学一节课只讲一篇课文,而群文阅读一节课要读三四篇文章,这对师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记得我校的第一节群文阅读课,三篇文本学生阅读下来足足用了六十多分钟,学生阅读速度太慢,不会提炼文本中有用的信息,不会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比较和连接,不会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种种现象使我们陷入疑惑。这时,我们相遇了新教育,新教育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应善于知识的整合”,这让我们豁然开朗,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学校为教师购买相关书籍,安排学习机会,组织研讨活动,邀请专家指导。学校将“群文阅读”课程的开设纳入到校本课程中,每周二、周三下午设一节阅读课,单周上班级读书交流会,双周上群文阅读课,这样,群文阅读课加入我们语文大家庭,一堂堂精彩的群文阅读课在研讨碰撞中接踵而来。

于是,在群文阅读课堂上,学生渐渐安静了,读书专注了,思辨能力提高了。看!孩子们在《老舍笔下的“绿”》这堂群文课中,一共读了四篇文本,从中掌握了色彩描写的秘诀;在群文课《煮文论曹操》中,刚开始孩子们对曹操的评价是“坏透了、太狡猾”,多篇文章读下来,他们认识了一个多面的曹操,这让他们学会用审视的眼光来读文学作品;在《舌尖上的刀光剑影》中感受到了语言的别样魅力;从《“反复”之处有精彩》从明白了反复描写的重要作用……

我们班的学生喜欢这样的群文阅读课,对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群文阅读,在课本中读到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一课后,我们班策划了走近冯骥才——“俗世奇人”主题的群文课。这组群文课经历了四周的时间,我制定了这样的学习单,第一周读奇人,孩子们有的阅读打卡,有的记录阅读笔记,有的谈谈自己喜欢的奇人。第二周说奇人,孩子们以第一人称进行自我介绍,以奇人的徒弟或以奇人所养宠物的角度进行讲述,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以采访的形式进行讲述,第三周评奇人,孩子们围绕“人无完人”分享了自己从奇人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和汲取的教训,而第四周的说奇人学生更是不亦乐乎,创作相声作品,尝试排练舞台剧,制作演出道具,还不停地追问我老师,您帮我们修改一下剧本吧,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演出呀。他们聚焦“奇人的市井乐子”,体会了一把津味十足的民俗生活。

在群文学习中,孩子们的种种表现给了我很多惊喜。在今后,我将继续与孩子们在群文阅读的道路上探索。让一个个美妙的故事,有趣的人物深深地留在孩子们美好的童年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