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革命纪念设施志·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卷》正式首发。作为国内首部全面系统介绍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专题志书,该书的出版旨在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了全民族的空前团结、共御外侮,改写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列强入侵而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尽扫屡战屡败的悲观阴霾,找回民族自信,赢得世界尊重,成为由孱弱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史和民族发展史上最为荡气回肠的篇章。无数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抛头颅、洒热血,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为铭记抗战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于2014年8月24日、2015年8月13日、2020年9月1日、2025年8月25日分四批公布了29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这些设施和遗址旨在纪念在抗日战争重大事件、重要战役和主要抗日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英雄,以及在抗战中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英烈和为中国抗战献身的国际友人。它们不仅是弘扬英烈事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更广泛分布于祖国各地乃至海外,是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是标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鲜明符号,更是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光辉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本志书由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李涛大校主编,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严格遵循志书编纂规范,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系统介绍了前三批共26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涵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并延伸至俄罗斯、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境外地区。全书编排按国家行政区划顺序展开,同一区域的设施按国务院批准批次排列。每处设施独立成条,包括文字说明和配图两部分。文字内容涵盖设施简介及相关烈士或重大事件链接,资料来源于各纪念地管理单位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等权威著作。全书约百万字,配图近1800幅,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既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提供精神滋养,也为存史资政、国防军队建设、党史军史研究及相关文艺创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和《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纪念设施与遗址“讲述”伟大抗战精神,彰显其人文与历史价值,激活红色基因,使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建筑在展现文化之美、历史之美、红色之美的过程中,汇聚中国力量、增色美丽中国。
本志书的出版,是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一份厚重礼赞。它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铭记历史、崇敬英烈、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