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朱清河 化思敏
【内容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意涵,需要回到其生发的历史土壤,重温党的初心与使命。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它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的坚守、宣传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优良传统、人民中心理念的贯彻执行以及对文化传承和转化一如既往的重视。同时,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落实首要政治任务、强化人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文化创新“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等论断也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特色。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2023 年 10 月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深邃且内涵丰富的论断,它既有文化理论又有工作部署,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路线图,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一经提出,学界迅速反应。自2023 年 10 月 7 日至 2024 年 3 月 7 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总共有364 篇学术文献。当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内容诠释、思想特征分析、历史缘由、价值意义、实践意义等方向。学术研究多集中于文化、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中国共产党等领域。
若具体到新闻传播领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关键词,以“新闻与传播学”为条件进行检索,获取各类学术文献共计 43 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阐释和实践意义两个维度,宏观层面谈新闻工作如何贯彻新文化使命,微观层面谈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提升“四力”、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传媒人才培养、国际传播、巩固舆论阵地等具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意义。当前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兴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对话尚处于初步阶段,其研究视角和方法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任何理论的发展从来不是跳跃而是延伸式的发展。无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还是理论的时代化创新,其背后蕴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之路的深刻历史逻辑以及新时代社会的现实诉求,而这也正是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础与起点。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下我们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视角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诉求显得尤为必要。知道来时的路,方能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方能走好未来文化建设之路,进而担负起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和开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逻辑
纵观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无论硝烟弥漫的革命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筚路蓝缕,抑或是探索时期的开拓创新,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作为一条鲜明主线,贯穿于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征程之中,成为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逻辑,首先必须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哪些优良传统,又提出哪些创造性的理论。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发的养分,因此探询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地方从政时有关新闻、宣传、舆论、文化等相关工作经历也是必要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领导权
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所积累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重申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提纲挈领地总结出“七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其中占据首位的便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领导权。
自党的诞生之日起,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置于高度优先的位置,既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于群众之中,又着力提升党内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便明确要求,党的媒体报刊出版物必须由忠诚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共产党人负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广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持续地对马列主义的基础理论进行广泛传播。改革开放之初,面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相对弱化,邓小平发起了一场提纲挈领的学习运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 21 世纪,党中央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文化理论研究,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以巩固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实践中的指导地位。
为应对新时代错综复杂的问题,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治理和发展过程中的绝对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坚持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权,确保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强化相关思想的引导,构成了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保证。在实践层面,必须将意识形态领导权落实到舆论引导、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文艺发展等方方面面,让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创造性提出首要政治任务
从历时性来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国内国外环境并不相同,各个阶段事业发展的难点不一。在此背景下,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要廓清错误思想、凝聚全党共识,又要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这不可避免地决定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要围绕党当前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施展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亦是如此,聚焦新时代的多方挑战,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党的中心工作纵深化发展,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首要政治任务。
无产阶级报刊与通讯社出现早期,便已经开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和新闻报道工作,根据筹备无产阶级政党的直接需要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便聚焦当时的工作中心开始宣传党的政策主张,曾推动过国民革命运动、发挥与敌人斗争的先锋作用、控诉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等重要工作。整风运动时期,《解放日报》一改脱离工作实际先国际后国内的版面风格,围绕党当时阶段的中心工作形成了一版解放区要闻、二版陕甘宁边区、三版国际新闻、四版副刊专论的版面布局。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面对一穷二白的中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迅速投入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之中,同时聚焦经济建设的宣传,动员全国人民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改革开放后,清除错误思想集中注意力搞经济成为重点,此时的新闻媒体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大局,批驳错误思潮和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中央精准界定了经济发展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坚守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党中央亦极为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并将其定位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密贯穿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旨在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提高,深度关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特别强调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党员干部,依赖于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团结一致。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发展现实情况决定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理论创新,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应对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风险和挑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凝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不断开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局面......(本文为文章截选,完整版请搜索公众号:“教育传媒研究杂志社”。)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来党管媒体实践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1JZD010)、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话语体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JHK08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