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中国农业大学定点扶贫云南镇康工作介绍

  • A-
  • A+
2020/05/02 11:10


中国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理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滇西定点扶贫工作整体安排,我校自2013年起开始定点扶贫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七年来,我校在服务镇康县科技项目、农业产业、教育事业等多方面工作的发展做了突出的贡献,于2013和2014年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并于2017-2019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一、加强组织保障 实施科学规划

中国农业大学针对镇康县情,发挥自身优势,成立中国农业大学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书记和校长任组长,为定点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和机制保障。依“镇康之所需、农大之所能”,以“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为原则,研究制定《中国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2013-2020年)》,从推动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及学科扶贫等六方面提出明确规划和可操作性实施办法。广泛发动学校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工作,依托学校智力与技术优势,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基层干部,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全方位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干部接力挂职  持续释放能量

学校时刻以大局为重,选拔优秀人才赴临沧市及镇康县挂职,搭建校地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积极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挂职干部挂职期间,作为校地合作沟通联系的桥梁,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积极抓好分管工作,为定点扶贫工作做出了贡献。2013年至今我校共派出6批11名干部人才到前方挂职,分别担任临沧市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镇康县副县长及驻村第一书记等职务。其中局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8人,副教授2人,均为中共党员,具有基层党建或行政管理经验。

挂职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校县定点扶贫工作,安排专家赴当地考察指导、组织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筛选产业项目和产品信息等工作,在招商引资、农产品宣传销售等工作方面,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搭建科技平台  助力产业扶贫

学校综合调动学校相关专家、整合科技资源,产学研共同发力,实现了与镇康县一起共建教授工作站、教授服务团、科技小院等平台,形成了“教授到乡村,学生住乡村”的局面,实现了技术需求精准到乡、培训需求精准到村、捐赠需求精准到人。2013年7月与10月,分别在临沧市和镇康县先后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临沧教授工作站”和“中国农业大学-镇康教授工作站”,围绕镇康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推广适用农业技术。2016年7月,成立“中国农业大学镇康教授服务团”,依镇康产业发展特点选择对口专业教授,进行专属技术服务。2016年12月,建立“中国农业大学镇康科技小院”,选派博士、硕士研究生,住村进行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人员培训,点对点实打实地做好定点扶贫工作。

四、引进龙头企业  带动脱贫增收

2019年6月份经我校为镇康县引进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在镇康县设立扶贫兴农项目“多多农园”,打造电商扶贫模式,共谋镇康脱贫攻坚,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难问题。9月,镇康县“多多农园”在勐捧镇岩子头村正式建成,同时开设“岩子头淘金河食品旗舰店”。截至目前,网店共销售3万多单商品,有效带动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8人脱贫增收。

五、依托智力资源  实施“阶梯式教育培训”

扶贫先扶智。为了充分发挥学校人才、智力与教育优势,学习针对镇康小学生、中学生、领导干部,实施了“阶梯式教育与培训”。筹措物资,捐助小学。为镇康县勐堆乡帮东完小援建多媒体教室和图书室,2016年6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截止目前,共筹集经费70余万元,为帮东村完小捐赠了教材、窗帘、被褥、校服等。选派学生,支教中学。学校先后派出6批次33名硕士研究生组成支教团赴镇康县勐堆中学、凤尾中学及镇康县第一中等校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及文艺特长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瞄准干部,智力支持。为有效提升临沧市镇康县一线领导干部的业务能力与产业政策知识,通过现场授课与远程教学相补充、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对镇康领导干部提供继续教育支持。目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0余次,培训定点扶贫市县干部千余人。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加强与定点扶贫单位的沟通联系,继续围绕产业扶贫、人才支撑、智力支持等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责任、拓宽思路、创新措施,使定点扶贫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创建更加秀美、和谐、富裕的镇康新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附件1:中国农业大学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一览

2017年,“依托建设平台,激发内生动力 ‘三精准’助力产业发展”项目。

2018年, “党建扶贫‘1234’培养 ‘一懂两爱’农业队伍”项目。

2019年,“‘科技小院’扶贫新模式 助力镇康县‘脱胎换骨’”项目。

附件2

注*按挂职时间先后排序

附件 3  中国农业大学镇康支教团成员信息表

附件4 :中国农业大学定点扶贫云南镇康大事迹

2013年3月28日,党委副书记张东军挂职临沧市副市长。

2013年7月21日至25日,我校校长柯炳生、副校长张建华带队考察,了解镇康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柯炳生校长还为临沧市领导干部作了 “现代农业发展•挑战与机遇”的专题报告,并签订我校定点帮扶镇康县合作协议。

2013年9月11日,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委书记杨文章、县长杨永红带队访问我校,校长柯炳生、副校长龚元石与镇康县领导班子座谈。座谈会上,杨文章一行开出了定点帮扶的“需求清单”,我校对口部门、学院制定了帮扶举措。

2013年11月3日至5日,副校长龚元石一行深入云南省临沧市,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农业庄园经济、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发展情况开展考察调研。

2014年9月15日机关党委发起,云南省红岩小学举行了捐赠活动。我校动科学院在云南省镇康县挂职的张浩代表县政府主持捐赠仪式,我校在云南省临沧市挂职的统战部部长、机关党委委员赵竹村代表机关党委参加活动,红岩小学全体师生以及镇康县教育局、团县委、南伞镇的相关领导参加了活动。

2015年7月,由机关团委组织各部门10名青年教师,赴临沧市及我校定点帮扶的临沧镇康县考察学习高原农业发展情况。

2015年12月,临沧市副市长洪维智、熊万鹏先后带队来我校访问,柯炳生校长、辛贤副校长出席座谈会,双方就推进专家教授对临沧高原特色农业的指导,加大对临沧市在全国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帮扶工作,继续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选派学生实习实践等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6年4月11日至14日,我校党委书记姜沛民、副书记兼副校长张东军带队一行7人,前往镇康县调研,指导我校定点扶贫工作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顺利衔接,为制定第四阶段扶贫工作方案听取镇康县的建议。

2016年5月9日,镇康县县长董万春带队来我校交流定点扶贫工作。我校党委书记姜沛民、副书记张东军等校领导出席会议。

2016年7月3日至7日,由我校资环学院江荣风教授、动科学院曹兵海教授、农学院郭玉海教授等组成的教授服务团深入云南省镇康县调研农业生产,助力精准扶贫,积极落实对口扶贫工作。

2016年8月,园艺学院教授任华中、植保学院教授杜相革、水院教授唐泽军、工学院副教授胡金有组成的服务团,赴云南省镇康县,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实地技术指导。

2016年12月6日,我校资环学院教授江荣风、崔振岭等深入云南省镇康县木场乡,实地调研全乡农业种植现状并现场指导农民生产实践。以此为开端,科技小院落户镇康乡村。

2017年3月28日,教育部召开会议推进直属高校、直属单位扶贫工作,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发挥教育优势实施精准扶贫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教育部直属单位、直属高校,云南省及相关市州负责人参加会议。我校校长柯炳生代表学校做作了题为“聚焦精准,建设平台,打好脱贫攻坚战” 的交流发言。

2017年7月,我校赴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的博士团成员在当地领导和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镇康县各乡镇开展科技服务实践活动。

2017年11月23日下午,云南省镇康县县长董万春带队来我校访问,就定点扶贫工作与学校进一步洽谈交流。

2017年12月6日,我校帮扶镇康县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大精神,提升发展农业产业能力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继续教育学院举行。

2018年4月26日至28日,我校党委书记姜沛民、常务副书记张东军、主管定点扶贫的科研院常务副院长段留生等一行6人,深入扶贫项目乡村进行实地考察。

2018年6月27日至29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涛一行3人,到镇康调研教育扶贫工作,并将镇康一中设立为“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生源基地校”。

2018年11月17日,镇康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董万春到我校交流定点扶贫工作,双方就进一步巩固脱贫效果,落实好定点扶贫工作,进行沟通交流。

2019年4 月 22 日,我校党委书记姜沛民赴云南省临沧市,参加教育部 2019 年滇西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暨教育部直属系统扶贫工作推进会,并与镇康县挂职副县长、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座谈,听取了定点扶贫工作进展汇报。

2019年6月16日,我校校长孙其信一行赴镇康县调研指导定点扶贫工作。全国知名扶贫专家、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随行,并为镇康县领导干部做了精准脱贫报告讲座。

2019年3月18日,我校常务副书记张东军赴云南省临沧市参加教育部高教司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会议期间与镇康县领导干部和我校挂职干部座谈,调研了定点扶贫工作进展。

2019年11月4日至6日,镇康县县委书记董万春一行赴我校沟通交流定点扶贫工作。我校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常务副书记张东军、副校长龚元石及相关专家,就镇康县畜牧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提出建议,我校相关部门参与研讨定点扶贫下一步工作计划。

截止目前,学校累计召开定点扶贫专题会议近三十余次。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专家教授200余人次深入镇康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题调研。中国农业大学累计对口帮扶云南省镇康县投入帮扶资金、物资近1000万元;引入各类帮扶资金2300万元;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培训基层干部500余人次;直接购买农产品400余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300余万元。

2019年4月,镇康县通过评估验收,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展望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确保镇康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依托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抓紧推动镇康县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