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 A+
按照北京邮电大学党委、长顺县委的安排,李瑾梁同志从2017年11月起,担任贵州省长顺县长寨街道杉木村第一书记。杉木村是深度贫困村,全村常住居民308户129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6户640人。截至2017年11月,尚有104户351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26.95%。李瑾梁到任后,充分发挥“脱贫攻坚领头雁”的作用,团结带领杉木村村支两委和全村党员群众,以抓党建促脱贫为统领,着力在基层组织建设、精准动态管理和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和特色,形成了杉木村“党建引领、精准管理、产业带动”的脱贫攻坚新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杉木村的脱贫攻坚进程。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有动力
李瑾梁始终坚信党组织是杉木村脱贫攻坚的领路人,党组织有活力能战斗,脱贫攻坚才能有充沛的动力作保障。他以支部规范化建设和提升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建成杉木村党建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大讲堂、图书室,开辟村务党务公开栏、同步小康工作公开栏、脱贫攻坚工作信息栏、便民服务清单公示牌等一系列宣传阵地,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开展农民讲习所讲座、党员讲座、夜校授课十余次,各类田坎会、院坝会百余次,覆盖全村党员和群众共3000余人次。他注重强化党员意识,在脱贫攻坚中增强党员荣誉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杉木村党支部在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带领群众硬化了5条共7.9公里的通组道路,完成了14个组串户路的道路硬化和124盏路灯的安装,修建村级卫生室4间, 覆盖3个组共计1500平米的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和20余个垃圾池,为全村14个组安装了共计1200立方米的卫生水窖,彻底改变了杉木村“走路起灰尘,喝水靠下雨,垃圾无处扔,小病也进城”的局面。积极对接北京邮电大学各级党组织,与杉木村贫困在校生结对帮扶,目前已覆盖52户56人。促成部分师生党支部和杉木村支部开展“红色1+1”共建,为杉木村支部活动体验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精准管理,脱贫攻坚有底数
李瑾梁到村后,发现杉木村的各类基础数据来源散乱,没有村级统一的人口信息基数,精准扶贫工作的识别、政策落实、动态管理的效率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一情况,他创新性地的开展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三个精准”工作。带领村支两委多次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遍访所有村民家庭,充分了解各村组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情况,摸排每一户村民家庭的具体情况,准确掌握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贫困现状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北京邮电大学的特色优势,利用无人机和绘图软件制作了详细精准的到组到户脱贫攻坚示意图。示意图包括了非贫困户在内每一户村民的家庭人口基本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扶贫产业覆盖、扶贫政策落实等信息,直观准确,极大地提高了杉木村脱贫攻坚工作效率。在全面掌握精准信息后,他运用自动化、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建立起可以及时更新、动态管理的杉木村村民信息数据库,对杉木村包括脱贫攻坚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进行动态化和精细化管理,清晰而准确地掌握脱贫攻坚工作底数。他联系北京邮电大学校内科研团队,开发出农村人口基数及脱贫攻坚信息可视化数据库系统,将制图和数据库管理整合在系统内,接入“智慧长顺”整体信息化系统,未来将有效提高全县脱贫攻坚数据和农村基础信息的精准度。
产业带动,脱贫攻坚有实效
杉木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是典型的石漠化重灾区。村内无稳定水源,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严重匮乏。耕地破碎,无100亩以上连续耕地,土地坡度大、碎石多,生产环境恶劣。村民缺乏种植经济作物的技术和意愿,整个村没有一个能够带动脱贫的产业。李瑾梁带领村支两委和党员群众,反复考察研究,积极争取各类资源支持,将蜜蜂养殖和食用菌养殖作为杉木村脱贫的主力产业,同时鼓励农户家庭发展庭院经济。建立村级合作社,形成“村两委+合作社+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依托合作社运营扶贫产业项目,委托有能力的农户成为带头人管理产业项目,动员群众以流转土地、参与生产等方式加入产业项目,由合作社对农产品统购统销,按照“村集体收益30%+农户收益60%+合作社留存10%”的机制覆盖全村贫困户入股分红。截止目前,杉木村已利用北京邮电大学帮扶资金100万元和县级财政专项项目60万元,引进专业企业和技术团队,建成了500箱规模的中华蜜蜂养殖基地和占地2000平方米的6万包黑皮鸡枞食用菌种植基地。采取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的方式,建设100亩生姜、100亩烤烟、300亩旱烟等山地高效农业基地,家庭庭院经济覆盖160余户,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产业全覆盖。他广泛联系渠道和资源,帮助合作社与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协议,确保产业发展取得增收实效,杉木村的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李瑾梁还积极协调学校技术团队,帮助合作社进行CI设计、商标注册,建立了网店,为进一步发展村级电子商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坚守初心,脱贫战“疫”敢担当
在到杉木村之初,面对严重缺水、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的现实情况,李瑾梁就暗自立下不脱贫不脱钩,贫困不除不撤回的初心誓言,并认真践行。2019年底,在杉木村脱贫攻坚冲刺决战的关键时刻,已经干满两年的他面对个人、家庭的诸多困难,毅然选择延长任期,坚持干到杉木村和全县一起通过检查,彻底摘掉贫困帽子的那一刻。2020年1月,杉木村作为项目抽样村,同长顺县全县一道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脱贫成效第三方检查。2月,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已经延长了一次任期的李瑾梁又一次选择了坚守岗位,他迅速返回村里,组织全村干部群众防控疫情,向学校争取一次性医用口罩500只,一次性手套400只,护目镜30只。在疫情有所控制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推动复工复产,联系动员518名村民外出复工,超出去年同期的30%。开展生姜、食用菌种植,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养殖绿壳蛋鸡5000羽,生猪80头。通过一系列举措巩固已脱贫成果,确保实现上半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今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告,长顺县正式脱贫摘帽,李瑾梁的初心誓言终于实现。自2017年李瑾梁驻村帮扶以来,杉木村村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杉木村共有200多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200余户村民实现产业帮扶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92户325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率从26.9%下降为2%,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发展到年收入10余万元,整村实现了脱贫出列。他在杉木村采用的多项工作模式和方法得到了省扶贫办、州委、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县作为经验推广,杉木村的工作也多次被州、县级媒体采访报道。目前,杉木村已成为贵州省的“村规民约示范村”,杉木村支部被评为“黔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和“长顺县五星党支部”,李瑾梁也先后被授予“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黔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长顺县十佳扶贫明星”等荣誉称号。